第 102 章 · 第 102 章(1 / 2)
第102章·第102章
顾闲奋力赶作业的时候,远在京师的张居正正在跟王世贞喝茶聊天,等着吃中午的腊肉焖饭。
以王世贞的资历,当京官是不太容易的,还得是他自己这些年在士林之中积攒的名望叫徐阶都有些心动了,才能谋取来这国子祭酒之位。
要不然的话,王世贞连候选名单都上不去。
这还是得怪王世贞当年自己傲气,不屑于参加馆试,否则便不需要这般周折了,老老实实熬资历便好。
当时张居正在里头也出了一些力,只是出得比较隐蔽,只是叫王世贞的名字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在适当的人面前而已。
成与不成,他自己也不确定,是以并没有和任何人说起。
倘若有人自己来问他有没有他的手笔,他是决计不会说有的。
百般曲折,只是为了把适合的人放到适合的位置上罢了,些许私心只是其中再小不过的一部分。
今天的聊天内容是这样的——
“你收到那小子的信没有?没有。”
“我也没有。”
相顾无言,但想打人。
果然,顾闲这小子一回家,就把京师这边忘得一干二净。用脚趾头想都知晓,他肯定忙着探亲访友、到处玩耍,别说惦记他们了,恐怕连书都没翻过了吧?
王世贞道:“无事,我早已写信拜托百泉先生帮忙督促一二。”
皇甫汸自号百泉,又是老前辈,王世贞自是得敬称他一声百泉先生。
两人在江南诗坛几乎齐名,又都与李攀龙友善,私交还算不错。
张居正道:“还得是凤洲你交游广阔。”
他祖上没出过什么能人,父亲考了一辈子也不过是最初捐监得来的那么一个生员身份,在官场之上若无顾璘、徐阶这些老前辈先后提携,又恰好与汪道昆、殷正茂、吴百朋他们同年,怕是会寸步难行,更别提结交到什么知心朋友。
不过官场也不是什么交朋友的地方就是了。
皇甫汸都已经七十好几了,不在起复为官名单之列,不过到底是个在文坛久负盛名的名流,能有他督促顾闲学习,倒是不怕那小子把心玩野了。
两人便聊起了别的话题,也算是在年前稍微小聚了一会。
……
与此同时,海瑞正漫步在南京街头。
没错,他被安排到南京了,出任南京通政司右通政。
大明有两京十三省,既然并称两京,南京的官员配置跟北京是一样的,只不过像南京六部之类的,大多是用来给一些老龄官员或者得罪了当政者的官员过来这边养老。
但也有一些衙署是不错的,比如南京国子监就是个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不少人都愿意来这边转迁,争取多栽培点年轻后进。
等这些后进入了官场,还不得帮着自己或者自己的子孙?
还有南京都察院也不差,南边富得流油,来这边当御史走上一
太久,那下属颤巍巍地把还热乎着的《小说月刊》呈给海瑞,小心翼翼地问道:“海通政要看看吗?”他硬着头皮掰扯,“此书风靡金陵,我想着,想着我们通政司掌各方消息,也该了解了解才是。”()
睭年卦坓?????????捥妈??镞?葶?媀?N瞍???晎衟捫??彎???発?
▄春溪笛晓的作品《食明》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但他神使鬼差地应了一声“也好”,就把人家手里的《小说月刊》拿走了。
拿走了。
走了。
那买了《小说月刊》的通政司知事是个八品小官,自己没考进士,靠着父荫进个闲署混吃等死,本就没什么上升希望,做事自然也很随意,所以才干得出招呼同僚们聚众聊《小说月刊》这种事。
可是,不是说海瑞这人最铁面无私的吗?
怎么不仅信了他瞎扯的鬼话,还真的收走了他的《小说月刊》。
幸好他已经看完了,刚才只是热情地跟同僚们分享里头自己觉得好的小说罢了。
海瑞拿着那本没花钱的《小说月刊》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一时也有些迷惘:我拿走人家的书干嘛?
既然都拿来了,那便看一看吧。
左右这个新岗位也没什么事可做。
海瑞抱着这样的想法翻开了《小说月刊》,等看到书坊主写的序言才发现,这本书竟跟顾闲有点渊源,那书封上的字就是顾闲题写的!
难怪觉得眼熟。
海瑞收到过好几次顾闲写的帖子,也看过几回顾闲写的文章,自是对顾闲的字有那么一点印象,只是一时半会没对上号而已。
这位书坊主在序言中陈述了《小说月刊》的创刊理念,还聊起了自己与友人自幼相交的情谊,表示自己一定会保持创刊初心,争取向大家展现各种类型的好作品,欢迎广大群众踊跃来稿!
这位友人不消说,自然是顾闲那小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