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 章 · 第 101 章(1 / 2)
第101章·第101章
入冬后,没了烦人的秋雨,天气愈发晴朗,即便有点冷,那也值当了,人在直舍里办公也舒坦。
不同于州学、府学还有更高级别的学官,县学里头的一把手就是教谕,而后是训导,大抵都得是贡生或举人才能当;底下教书的可以由本地秀才充任,只是无论当学官还是当夫子俸禄都比较低微就是了。
要不是苏州这边重视文教,从当地官员到乡绅富豪都会掏钱补贴,顾闲他哥就经常想跳槽去私塾或者书院拿更高的薪资。
像李贽当年就是从福建出发去河南当教谕,考虑到路途太远实在走不起,便置办了田地安置好家里人独自往返。
没想到自己这一去,归家时竟发现妻子瘦得皮包骨,孩子只剩下身体健壮的大女儿还活着。谁知道省个路费会碰上闹饥荒?
只能说世事弄人。
长洲县的教谕也是个外地人,在这边干两三年了,此前顾闲和老学官关系好,老学官渐渐不管事后便把他引荐给教谕,说是有顾闲在,县学生会更上进。
顾闲出门在外,一刻都没忘记老学官交托给自己的重任,碰上什么好题都想着给他们长洲的县学生一份!
还有众人送自己的书与家里的藏书有些重复了,顾闲便准备挑了一部分捐献给县学。
教谕姓周,是个性情宽厚的,就是说话做事有点慢悠悠,跟老学官的暴脾气很不一样。
性子急的顾闲最初跟周教谕打交道总忍不住抓耳挠腮,后来他摸索出规律了,只消自己把事情一股脑儿说完就是了,周教谕会慢慢安排下去的。
顾闲这次来也一样,见着人便跟说起自己搜集回来的考题以及准备捐献的书。
虽说不管是题集还是书在江南这边的县学都不算特别稀罕,但顾闲如今有名师在侧,到京师后往来的又都是饱学之士,挑书挑题的眼光自是不一般。
周教谕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动作仍是不紧不慢,带着笑说道:“别着急,坐下慢慢说。你都回来了,题和书还能跑了不成?”
顾闲想到周教谕泡茶本事全县学最高,一时也把折腾县学生的事抛诸脑后,坐下尝了一口那清甘的茶水,顿觉心旷神怡。
“您肯定藏私了!”顾闲言之凿凿,“我怎么泡不出您这个味道?”
他从小学什么会什么,别人的看家本领他一瞧就晓得是怎么回事。偏就是周教谕这手泡茶的本领,他学来学去也学不明白。
周教谕道:“你太急躁了,心境不同,泡出来的茶自然也不同。”
顾闲哼了一声,才不承认。
但周教谕这种慢性子他确实学不来,泡个茶怎地还跟心境有关系了?说得这么玄乎!
顾闲道:“您这性情有点像徐首辅,都慢腾腾的。”
——事情永远爱干不干,急得旁人团团转。
但后面这句话顾闲并没有说出口,怕叫旁人传到徐阶耳朵里。
别看周教
意我会给大家安排下去的。你十四岁都做得,他们都那么大了,肯定也做得。”()
纘?靟虎桔奥?葶??????し?_?
?本作者春溪笛晓提醒您最全的《食明》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一路上遇到前往直舍请教问题的生员,他还用欣慰的眼神看着人家,俨然一副“县学是我家”的姿态。
一众老生是又好气又好笑,只有今年刚入学的新生不太懂,悄然问了相熟的老生,才晓得这小子是县学的噩梦。
从夫子到学生就没有他没折腾过的,经常搞得别人睡不着觉,半夜梦里都是在读书做题。
只有他自己还精力旺盛,每天不是下河抓鱼就是上树捉鸟,压根不觉得自己给别人增加了多重的负担!
你说他强任他强,你选择不跟着走?可前头的老生都考得老好,不跟总感觉亏大了,丢脸是一时的,前程是自己的!
顾闲不知道自己的“恶名”又被老生在新生之中传扬了一遍,自觉自己又跟县学的老朋友们叙了旧,乐滋滋地准备归家。
没想到刚走出县学不远,又遇上了正在遛弯的一位乡老,叫皇甫汸。
他家有四兄弟,人称皇甫四杰,算是长洲县他们这一代人的代表人物。
可惜皇甫汸仕途不太顺利,因着给皇陵运石头不及时,从京官贬到黄州;干了几年好不容易升回南京,又被贬去四川;干了几年好不容易升回浙江,又被贬去云南。
后面更是给了个考核不及格,直接罢官归乡了。
皇甫汸浑不在意,年轻力壮时该玩玩,老了该吃吃该喝喝,如今已经七十好几,家中四兄弟只剩他一个还活得好好的。
可见人想要活得久,首先得想得开!
顾闲见过太多的生死,对活得长久、活得健康的养生好手都十分喜欢,从小便爱凑上去跟县中的乡老闲唠嗑。
这会儿见到皇甫汸,顾闲也高高兴兴地迎上去喊人。
皇甫汸瞧见顾闲,乐道:“是你小子回来了,京师好玩吗?”
顾闲道:“好玩,京师人都很好,个个都很热情,我特别喜欢。”
皇甫汸调侃:“那你还回来做什么?索性待在京师算了。”
顾闲摇头晃脑地给他背诗:“京师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皇甫汸哈哈一笑:“你也学会了‘生吞李白’,凤洲是这样教你的吗?”
明朝诗坛的风气,一度坏到令人没眼看。
杨慎就在他的《升庵诗话》里指指点点,说真正的好诗可不是现在那些“生吞义山拆洗杜诗”的家伙能比的!
没错,换成现在一些读书人来写诗,顾闲刚才那句“京师虽云乐,不如早还家”都能当是自己写的,脸皮就是这么厚。
皇甫汸与王世贞算是稍微好一点的那批人了,好歹坚持“要学习而不是抄袭”,不少人写诗当真就是应了前人所说的“生吞活剥”,句句都是从前人诗作化用而来!
这不,皇甫汸还能心宽气和地拿杨慎对当代诗坛的评语来开玩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