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9章 一大波竣工正在赶来!(1 / 2)

加入书签

第549章 一大波竣工正在赶来!

巴黎车展的波澜还在继续,远未平息。

国内汽车媒体和车评人等了半天,没见有人充值,最后还是舍不得这波热度,扭扭捏捏跑出来放马后炮。

不过说的都是「相当中立」,给人一种没夸也没捧的感觉,但这种「中立」其实还是在待价而沽。

以后若有人充值了,话锋一转的时候不至于太突兀不是?

但这种汽车产业突破,却已经登上了更官方的平台。

作为常客,研究院再次通过决市出现在公众面前,巴黎车展展台的热闹景象,被直接放在了7

点正牌新闻联播里。

在研究院取得的诸多成就中,虽然每一样都是产业升级的重要进步,但被直接放在7点档中的依旧是少数。

归其原因,还是汽车工业太重要了。

举个例子,以现在制造业强国德丶日为例,

德国的汽车产值,占全国制造业产值的24%,产业链从业者人数超过560万,这是德国全部劳动力的七分之一(人口8000万,但要减去老丶幼丶病残等),贡献了德国税收的25%。

而日本汽车产值,占全国制造业产值34%,产业链从业者占据全国劳动力十二分之一(区别在于日本的服务业更发达,稀释了比例)。

两国都公开承认,汽车是他们的第一支柱产业,没有「之一」

这是可以养活一个「发达国家」的产业蛋糕,但凡有能力搞的,没有一个国家不重视,贸易保护丶关税丶引资丶建厂,都是「国家大事」。

而在此前多年,中国有着最大的蛋糕,却扮演的是被吃的那个。

为什麽非要折腾?难道以前中国买不到车麽?

道理很简单:产业链和技术链成长在国内,被摄取的利润就能留在国内,更多的岗位也能留在国内,有用自己的市场供养自己的公司。

而后...把海外的高技术含量岗位抢回来。

只有拥有足够多的技术岗位,海量的理工科毕业生才能转化为技术收益,进而转化为经济丶生活发展。

完成这一任务的可以是民企,也可以是国企,甚至可以是糊涂过的合资车企。

但无论谁完成了...不,是无论谁在这条路上取得了哪怕阶段性进步,也依旧是「产业升级」大背景下的功臣。

所以哪怕只是车展这一点点有头没尾的好消息,也足够播报出来了,给大家看一看了。

看看!中国人也能造出好车。

车展使得翟达接到了许多电话,有的是单纯电话恭贺一下拉拉感情,也有一些是真想买车的,

但翟达全都拒绝了。

开什麽玩笑!我欠的外帐还不够多麽?

时间渐渐来到了四月初,天气已经彻底入春,东阳的树开始抽芽,而先行一步的冬麦也接近了收割的时节。

偶尔开始有收割机行驶在周边的道路,相对应的,「机核无人」也开始重新返回农田。

虽然很快,他们的消费品级无人机就将发售,但依旧抽出了相当多的人手在田间地头,无他:

东阳周边这一轮冬麦,有相当一部分是他们之前参与过的。

播种丶追肥丶撒药..

无人机虽然不能收割,但也要追踪一下各地块的产量,分析农用无人机的优劣,寻找不同的问题。

目前来看,经由无人机参与的部分,长势和产量都更好一些,这源于无人机撒播更均匀丶更标准化,严格按照农科院推荐的密度丶计量施加,比人工撒播精确的多。

也对植株伤害更小,甚至在空中作业,对农田的情况了解的也更全面,哪里太密哪里太疏,哪里营养不良需要补洒,一眼便知。

各个种植户都笑开了花,有无人机帮助,本就省下了许多成本,亩产还高了,平均每亩地的收益增加了30%。

这一结果无疑是振奋的,就连农业部也派来了几个人追踪考察。

「机核无人」负责人齐林始终记得会长的嘱咐:生产力才是一切的核心,甚至推迟了去沪上参加首发活动的行程,打算在地头多蹲两天。

想多看看,这也属于他们的「丰收」。

另一方面,整个研究院在春天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冬季由于气候暂时放缓的各个建设工作,在四月份迎来了一批集中的工!

机械未来城·机核四路,这里从去年夏天就开始破土,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机一小区」终于建好了。

以往也有工厂,主要是老国企会为员工盖住宅,但因为成本和用途考虑,往往不会特别注重环境和外形。

但「机一小区」是完全按照商品房标准建设的三代住宅,美观丶绿化丶容积率方面都很好。

你要说成为「全国最美小区」那肯定不至于,但放在东阳,也绝对称得上优秀,远远超过大家的预计。

更超过1588一平米的价格。

(概念图)

翟达被陆涛带着,游走在小区四周,心里不由感慨道:「不错,很宽,绿化也不错。」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