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3(2 / 2)
墙倒众人推,唐志远在万众瞩目下,上前道:“本王要弹劾曹明诚!”
第59章 滔天罪状
诏乐殿上空阴云密布,一场石破天惊的政变,缓缓拉开帷幕。
曹明诚看向左平安,“本相与你无冤无仇,你一个军中司马,为何要无凭无据血口喷人?”
高阶之上传来冷冷的声音,“左平安供出绑架其母之人,上月朕亲自审的。”
半年前,曹明诚为了借刀杀人,怂恿哈泽、胁迫左平安、交叉诬告沐川,如今报应来了。
皇帝开口,曹明诚若是狡辩、便是质疑圣上;若是不辩、便是坐实了诬告。
傅初雪煽风点火,“丞相买通官员纵容行凶,证据确凿,数罪并罚,按律当革职。”
女儿课业名列前茅,当爹的看不到;儿子自小娇生惯养,当爹的频频给逆子擦屁股。
如今要为自己的偏心付出代价。
曹明诚咬紧后槽牙,“曹蕴犯了错,按律法处置便是。”
“故意杀人,按律当斩,丞相就这一棵独苗……”
“那便斩!”
唐志远为了女儿,以身涉险;曹明诚为了坐稳相位,与儿子撇清关系。
虎毒不食子,有些人还不如畜生。
曹明诚面色阴沉,“高远王贵为西陲封王,话要三思。”
殿内气氛凝重。
老臣知道其中关窍,不敢妄言;新晋初出茅庐,不好开口。
潘仪嗓音尖细,“高远王上周还去安寿楼赴宴,这周便信口开河。”
安寿楼中有殷红,意在威胁。
储君之争,争得唐家香火倒了大半,作为本朝唯一的王爷,唐志远在朝中有几分声望,说出来的话代表皇家,会让大虞子民信服。
乌盘倒台时,潘仪在关键时刻才说两句,唐志远还未开口,潘仪便不想让他说话,足见此人的重要性。
怪不得嘉宣说“倒曹必须用唐志远”。
唐志远又说了遍,“本王要弹劾曹明诚!”
嘉宣半倚着龙椅,涣散的目光凝聚一瞬,“准。”
“曹明诚罪责有三,其一发国难财。”
“曹明诚与西域有业务往来,风火参要三成返利;在唐沐军驱逐跋族征粮时,伙同西域货船卖走私米,要五成返利。”唐志远呈上厚厚的册子,“这是客来茶楼的账簿。”
殷红为了女儿忍气吞声,受了曹明诚二十多年的白眼,明知客来茶楼做的是非法生意,还要为曹明诚背锅,今日忍气吞声的小妾,成为刺向他的利刃。
走私米的账簿在李斯那,唐志远佐证了李斯的话,曹明诚辩无可辩。
潘仪说:“西陲大事小情都是高远王经手,没有您的首肯,西域商船如何通关?”
着重强调“通关”二字,听起来是在说商船,实则是在讲通倭。
先是用殷红威胁,又用通倭敲打,潘仪句句直戳唐志远脊梁骨。
若唐志远临阵退缩,布的局便会功亏一篑;曹党众多,若曹明诚不死,他日必定卷土重来。
傅初雪手心攒出冷汗。
唐志远声如洪钟,“曹明诚枉为人夫人父,今日本王就算入狱也要弹劾这丧尽天良的畜生!”
见识过前朝腥风血雨的草包王爷,为了苟活于世,在大虞四洲安插眼线,纸醉金迷的高远王、不谙世事的闲散王爷、只会奉旨行事的墙头草、躲了二十余年的缩头乌龟、城府深沉的老狐狸……今日为了女儿孤注一掷。
破釜沉舟的决心,任何人都无法撼动。
曹明诚看向潘仪,想让他捞人,潘仪微微点头。
皇帝铁了心倒曹,捞人便是结党,傅初雪等着看好戏。
嘉宣望向潘仪,眸色沉沉。
潘仪砸吧砸吧嘴,许是自知大势已去,恐祸及自身,最终没再开口。
“曹明诚罪责其二,谋财害命。”唐志远声音清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