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46 章 · 第 146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46章·第146章

顾闲见赵贞吉是个健谈的,便与他说起自己喊了王世贞,结果王世贞不愿过来的事。

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我老师也太不上进了,跟你完全不能比”!

旁听了全程的归有光:“……”

看来这小子不是特意针对谁,而是无差别攻击。

赵贞吉倒是不恼,捋须说道:“约人须得提前知会,哪有临时喊人来的道理?你老师交游广阔,兴许早便有约了。”

顾闲一琢磨,点着脑袋说道:“您说得有理,绝对不是他不想跟我一起来听您讲学!”

赵贞吉一乐,不知怎地觉得叫这小子说中了,不想来听他讲学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不想跟这小子一起过来、当面被这小子惹出一肚子气。

眼不见为净!

王世贞信道比信佛多,二者虽都是出世之学,真要坐而论道难免有诸多分歧,倒不如不谈学问为好。

赵贞吉转向归有光,神色有些恍然:“熙甫,好久不见了。”

归有光考了九次才考中,他的仕途也没顺利到哪里去,不是去坐了冷板凳,就是挨庭杖后贬去广西,甚至还闲住在家数年。

只能说各有各的蹉跎。

归有光听出赵贞吉语气中的叹惋,也是感慨万千:“好久不见。”

还有许多人等着,两人也没寒暄太久,赵贞吉便坐到主讲的位置上去,徐用检亦在旁协助。

顾闲秉承着来都来了的想法,端坐在归有光和李贽旁边听讲。

这种当朝尚书当主讲,而我左边是个文学大佬、右边也是一个文学大佬的讲座,感觉还挺奇妙的。

来都来了,得把别人教的东西都学到手!

顾闲全神贯注地听起了赵贞吉讲学,遇到听不懂的就记下来,准备一会问赵贞吉。

要知道在不久的将来赵贞吉也会入阁,但是入阁没几年就被排挤走了。

据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王某美在他写的《嘉靖以来首辅传》中介绍,排挤走赵贞吉他们的人是高拱,但是,背后的人绝对是张居正!

事情是这样的,赵贞吉入阁比张居正晚,本来该排在张居正后头,但赵贞吉入阁时都六十出头,张居正才四十多!

于是赵贞吉就整天对着张居正小张小张地喊(实际上是“张子”),没事还拿张居正开玩笑:“都说为相者要平易近人、礼贤下士,你整天冷着一张脸怎么还能入阁拜相?”

当然,平时爱摆出长辈的架势还是小事,关键是在商谈国事的时候每次张居正提出意见,赵贞吉也要说:“你个小年轻懂什么。”

这就踩到张居正的底线了,你平日里侃侃大山也就算了,怎么到了正事上还不让我办事?

按照不愿透露姓名的王某美的记载,张居正对此“内恨不复答”,暗中谋划着把高拱找回来对付赵贞吉!

高拱回来后确实拳打殷士儋,脚踢赵贞吉、陈以勤,再把李春芳也弄走。

去敲钟。”

“这读书人气愤地在墙上题诗一首,发奋读书考取了功名,最后一举干到了宰相!”

顾闲乐滋滋地道:“今天我们也没吃上饭,合该题诗一首,看看谁的诗下次来时能得个碧纱笼。”

所谓的碧纱笼,讲的就是这位唐朝宰相三十年后旧地重游,发现寺里把自己的题诗用碧纱笼罩了起来表示看重,心中感慨无比,又给题了首诗,说是“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赵贞吉听顾闲把关于吃饭的典故讲得活灵活现,不由哈哈大笑:“你个促狭鬼,习举业之余竟还有空读这些闲书。”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