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参见殿下(1 / 2)
李星云,唐昭宗第十子,在昭宗死后流落江湖,与忠仆李焕相依为命。
从小就看遍了天下疾苦的李星云,早已经有了隐遁避世的想法。
之后拜师阳叔子,学习医术。
期间,袁天罡暗中传授他武学以及各种知识。
一明一暗两位师父,一同和李星云度过了八年。
但这两人理念冲突,阳叔子希望李星云能抛弃身份的束缚,只当一个闲云野鹤。
在他的教育下,李星云的路应该是这样的...
与青梅竹马的师妹成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科圣手。
最后开办一家医馆,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因此八年来,阳叔子并没有传授李星云武学,只是教他医术。
可这一切美好都在皇子身份的公诸于世下,荡然无存。
阳叔子努力了这麽多年,也比不上袁天罡的随意落子。
和慈父一般的阳叔子不同,袁天罡要的是李星云的野心,是霸道丶是气吞天下的王道之风。
而不是什么小居思安丶得过且过的烂泥心态。
也正因为如此,袁天罡在李星云踏入江湖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他的大唐天子培养计划。
直到如今,李星云的身份已经天下皆知,晋王丶歧王等势力已经准备登门拜访。
其目地明确,就是想要接回这位天子,到自己的势力中充当门面。
挟天子以令诸侯,聚义兵以讨不臣。
曹操已经做出了合格的示范。
「师父!!!」
噩梦惊醒,李星云大口喘息着。
在梦中,李星云看到了为救他而死的阳叔子,又梦到了死在他面前的李焕。
甚至恍惚间看到了那燃烧的宫围。
惨叫丶哀嚎丶咒骂,最后只剩阳叔子那弥留之际的担心和害怕。
他害怕,自己这位徒弟无法适应这乱世,更无法找到自己的方向。
人在江湖丶身不由己。
如今种种,也让李星云彻底体会到了这一句话的含义。
现在的他,有些想念剑庐了。
通文馆和幻音坊是江湖上的两大势力,背后各靠藩镇军阀。
通文馆十二太保,每一位都是独当一面的好手。
排行第二的李存勖身为嫡子自然不用多说,其馀太保也皆是李克用义子。
尤其是排行第一的李嗣源,更被江湖人尊称为圣主。
佛面魔心丶运筹帷幄。
在李克用闭关不出的这些年内,都是李嗣源操持着晋王势力。
与之相对,幻音坊由女帝建立,坊中尽是色艺俱佳的年轻女子。
下首更有九天圣姬这些高手从旁护佑。
如今两方势力已经来到了城外,开始了第一次交锋。
「歧王百忙之中前来,看来是势在必得了。」
路边凉亭中,李嗣源手中持扇,看向了对面的李茂贞。
李嗣源善用借刀杀人,从不轻易自己动手。
多年隐藏也有着大天位的实力。
这还是因为通文馆分散了他的大部分精力。
如果没有这些掣肘,李嗣源的实力只会更强。
反观歧王,同样深不可测。
「你不也是一样吗。」
李星云作为大唐仅剩的遗孤,是一笔难以想像的战略财富。
谁能拿到,就有资格以正统之名集合其他诸侯,兵发朱温,甚至定鼎天下。
遥想两年前,如果有这麽一位旗帜,当初的诸侯联合,就不会无疾而终。
「合作吧,你我合力共推此人上位,在以皇权代行兵发梁贼。」
「随之在讨四方。」
「届时天下两分,你我在决胜负。」
按照以往,两人需要互相遮掩一番,言说自己是大唐忠臣,表露一下复唐决心。
甚至不介意发一个恶毒的誓言。
可现在形势不同了。
容不得两人打哑谜。
李嗣源的主意是不错,但需要克服两个前提。
第一,袁天罡这位不良帅同意李星云当这个献帝。
第二,在那河溯三镇内,可有着一个不下于朱温的硬骨头。
无法克服这两个难题,李嗣源的计划就和做梦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