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你对我误会很深呐(1 / 2)
在和斯科特吃完饭回到家中后,杨帅把斯科特所说的全都用电脑的记事本详细记录了下来。
并且利用这些理解和白天的训练内容,他又开始绘制步行者队的战术图。
虽然这个时代的电脑和网际网路都还比较落后,但这些简单的事情还是可以做到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杨帅这个在国内卷了十八年的高中生,喜欢用学习的方式去理解篮球。
训练营的第二天,杨帅依旧面临着第一天时的处境,不过他看起来明显更加适应。
其中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战术跑位,他因为战术问题被训的次数明显变少了。
等到训练结束之后,杨帅坐下后詹森又朝他走过来,斯科特见状起身准备避免冲突。
不过这次杨帅发现后直接站起身目光紧盯詹森。
詹森在走到一半时装作想起什麽转身走开了。
杨帅父母上辈子说的那些话再次得到验证:当别人欺负你的时候,退让只会让对方变本加厉,只有反抗才能解决问题。
等到第三天,杨帅一整天下来因为战术问题被训的次数只有一次,他进步神速。
不过斯科特那天的提醒也在逐渐变成现实,除了斯科特之外,就只有贝斯特和霍伊博格会和他聊上几句。
不过杨帅倒是无所谓,被八九个人孤立,和被十四五个人孤立对他来说并没有什麽本质区别。
等到了第四天,杨帅没有再因为战术问题被训。
而步行者队的基础训练也在这一天结束,等到第五天,开始进入到对抗训练。
和当初选秀试训时不同的是,对抗环节并没有三对三对抗,而是直接全场对抗。
步行者队现在还未进行最终裁员,整支球队一共有18个人,分成了三队。
18个人被分成了三队:主力丶替补和板凳。
杨帅被分到了板凳队,虽然管理层对他很重视,但球队内部还是布朗说了算。
一开始是首发队和替补队之间的较量。
其他板凳球员有些心不在焉,因为被分到这个队意味着想在新赛季很难获得多少出场时间。
杨帅此时却和当初桑尼·希尔联赛的科比一样,盯帧地看。
对于被分配到板凳队他并不意外,毕竟步行者队的侧翼配置豪华,而且步行者队选中他这个高中生显然是想培养,而不是当即战力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跟着安排走,既然老球员都把他视作工作威胁,那他怎麽也得把那种威胁体现出来。
步行者队现在的首发五人是沃克曼丶米勒丶麦凯丶戴尔·戴维斯丶里克·施密茨。
最终是沃克曼填上了杰克逊的首发控卫位置。
这也算是意料之中的结果,因为在杰克逊来到步行者队之前,那个位置就属于沃克曼。
虽然这从侧面也验证了斯科特的那番话,如果沃克曼实力足够的话,步行者队之前就不会搞来杰克逊进行补强,现在这种变化实质上是球队实力的削弱。
替补队这边,首发的五个人是贝斯特丶斯科特丶詹森丶安东尼奥·戴维斯和杜恩·考斯威尔。
全场开始后,首发队很快就取得了领先。
他们的战术执行力丶防守强度和默契都让杨帅印象深刻。
而且布朗的要求高,这导致对抗赛的比赛强度也很高。
首发队很快就陆续击败了替补队和板凳队。
杨帅的表现一般,他在对抗上明显有些不适应。
对抗赛和他之前打过的比赛最大的不同就是对抗强度。
他几乎每一次无球移动都会和人发生肌肉碰撞,更不用说拼抢篮板时那些拖丶拉丶拽丶摔的动作。
等这一天训练结束,杨帅整个人浑身疼痛,等淋浴的时候,他看到自己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NBA和高中篮球果然区别很大。
不过这一天下来,他也算对这个年代的NBA强度有了清晰的认知。
第六天依旧是全场对抗训练,但和第五天不同的是,这一天率先进行的对抗赛是在替补和板凳队之间。
板凳队这边,首发控卫是霍伊博格,得分后卫杨帅,小前锋杜恩·费雷尔,内线是阿德里安·考德威尔和德怀恩·辛特祖斯。
费雷尔是身高2米01的侧翼,之前长期在老鹰队打轮换,上赛季来到步行者队后处于轮换边缘球员,场均只有10分钟左右上场时间;
至于内线的考德威尔和辛特祖斯,一个身高2米03,一个2米16,他们都是步行者队休赛期新签的自由球员;
从板凳队构成也能看出布朗是那种相信固有轮换的教练,除非像贝斯特那样实在没人顶,否则无论是新秀还是自由球员,都得从板凳打起。
比赛开始前,杨帅就看到詹森走到了自己身边。
对位上来看,杨帅应该和斯科特对位,看样子是詹森主动要求换防到了他。
「来自埃迪·詹森的负能量+48。」
两人才刚对上位,杨帅的脑海中就已经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