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老头子放下执念(1 / 2)
第158章 老头子放下执念
「张安学院」会是张大安未来长期经营的核心业务之一,原因就在于「民办公助」兴起的一波民间资本办校潮,会随着市场大环境的变化而退潮,到时候大量民办本科都会因为没有可持续性而倒闭。
偏偏倒闭的时候,遇上了十年后产业转型初期的岗位专业化大趋势。
这一波红利正经来说吃到的,其实也都是各个行业的行业霸主投资的院校。
行业长红带动就业长红,就业长红带动就学长红,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循环。
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总体来说还是一个稳定的供需关系在作用。
张大安在给张正东铺路的时候,其实已经考虑到了这些,这才有了「江口省农村教育就业试点示范区」。
这麽个单位以什麽样的形式出现,其实张大安无法考虑。
但大概的脉络是不会变的。
以后张大安在整合资源的时候,也是为了进一步把「张安学院」的含金量拉满,打造成民营第一高校的金字招牌。
这样跟老牌名校竞争时,就是错位竞争,不在一个赛道上。
现在张大安只要把「张安教育」之外的「张安工业联盟」整体发展路线定好,那麽就能源源不断地为「张安学院」给予支撑。
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就业可不是只有政府衙门才盯着,高校同样如此。
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低下,那麽就证明你这所学校的含金量……远没有吹的那麽厉害。
而当一所学校的毕业生能够稳定地就业,还有不错的薪酬待遇时,那麽这所学校是不需要吹的。
就像江宁审计学院和江宁气象学院,没有营销的必要,低调发育即可。
张大安要做的事情,其实相当逆天又隐蔽,「张安学院」的构思在「状元陪读班」时期就开始筹谋,张正东在丰邑县对本乡本土「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业务,算是一个初步试点。
《志愿者定向培养计划》衍生出来的「九八计划生」,则算是正式在在校学生群体中有了尝试。
目前来讲,江口省内部的集体认可度还有接受度,还是相当不错的,口碑很好。
那麽这时候「张安学院」进一步深化,完成新时代的「包分配」,这碗饭,要是吃上了,他带人砸了江宁府都会有人夸他砸得漂亮,砸出了时代风貌,砸出了现代艺术的最高杰作……
不过嘛,这活儿一如既往的阴间,是绝对不能让人发现自己真实想法的。
造福社会的梦想,他是肯定没有,整点阴间活儿来报复社会,他十分有兴趣。
所以哪怕到了过年,张大安都还忙着在电脑前完善方案。
计划书没有个几百页搞不定。
比编纂新东圩港中学的新训练大纲还麻烦,没办法,江口省的高考即将迈入年年抽风的阶段,未来二十年,没有一年是正常的。
今年的高考经验,在第二年鸟用没有,高考模式都能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不过好在对他来说问题不大,反正他已经「三连状元」,并且退役高考界,留下了一个「新东圩港王朝」,战绩可查,不服solo。
老头子见他大过年的还这麽忙,也是觉得奇怪,「大年夜」厨子们做菜的时候,他还唠叨了几句:「过年还忙个甲鱼啊,吃吃饭放放鞭炮不蛮好?」
「过完年有大生意,我也是难得有空。之前到处开会,上大课全是多媒体,要不是学堂里现在人手充足,我恨不得人劈成两半来用。」
「大过年的说点好听的话呢。」
老头子叼着烟也是无语,自家这个「文曲星」,就是有点儿口无遮拦。
不过也不能怪他,从小跟着自己二儿子,都怪二儿子张正东,素质太低了,带坏了这个侄孙。
「哎,张安,我倒是忘了问你。你打算几时养个一男半女呢?」
「看情况,现在资产规模太大,养了我也怕出事情。」
「……」
感觉完全不知道侄孙在说什麽的老头子也放弃了交流,换了个问题,「那你现在有多少资产?一个亿有吧?我听老三他们讲你现在就是亿万富翁,比沙洲市首富也差不了多少。真的假的?」
「那不至于,我呢只是欠帐少,现金多,固定资产就相对来说要少。大概十来个亿吧,具体有没有二十个亿,这个要算一算。」
「狗日的……」
这下老头子直接惊呆了,张大了嘴巴,菸灰掉落都没回过神来。
半晌,他才抖着菸灰略微有些激动地说道:「那寻个大娘子是要慎重一点,最好能镇得住乱七八糟人的。然后呢,我也要努力多活长远一些,现在早死就不合算了。活得越长远,鲍参翅肚才能吃得越多。我不怕得痛风的。」
斩钉截铁,张气弘同志表示自己要挥霍,要为侄孙分忧,要吃大海参,大龙虾,大螃蟹!
不过一想到侄孙十几个亿的身家,顿时又觉得自己的想法似乎有点儿土鳖。
气质这一块,张气弘同志一向拿捏得很到位,并且二儿子张正东遗传到了核心气质。
点了一支「华子」,老头子哼着小曲儿在外面转悠,这光景房前屋后都多了新盖起来的房子,不过不是村里的,而是张大安的。
考上状元的特别奖励,「宅基地」一个状元一份,于是除了西边张叔叔家不动,东南北三面都新盖了三层小楼。
钢筋混凝土浇筑起来的「碉堡」一样,互相都能联通,地下室还有备用发电机,不间断供电系统也有,并且还有三台电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