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1章 李亨解除郭子仪兵权(2 / 2)

加入书签

尤其李亨是在朔方军的劝进之下,这才选择在灵武郡登基称帝。

李泌见到李亨脸色由晴转阴,他连忙站出来劝谏道:「陛下,大敌当前切勿不可自乱阵脚,这肯定是叛军故意散播流言古惑人心。」

若是平叛问题李亨或许还能听从李泌意见,一旦涉及皇位他有自己主张。

当初郭子仪和李光弼率领大军返回灵武勤王救驾,李亨加封他们两人同平章事拜为宰相。

现在李亨觉得郭子仪在大唐军中的威望实在太高,他担心对方将来真会效仿司马懿,旋即脸色阴沉对着李泌说道:「先生,朕要把郭子仪召来随驾,改由仆固怀恩接替他出任天下兵马副元帅!」

「仆固怀恩治军颇严从不收买人心,不像郭子仪那般处事圆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像他这样的人只会行军打仗,又不用担心他犯上作乱。」

李泌听闻李亨要让仆固怀恩取代郭子仪,他本来还想继续再劝。

可是李泌猛然意识到自己跟郭子仪素来没有什麽交情,要是连他都说起对方好话,那麽郭子仪更会引来皇帝的忌惮。

在这种情况下李泌选择以大局为重,他没有多费口舌再去反对。

李亨看见李泌沉默不语还以为赞同,他立刻下旨把郭子仪召来凤翔郡,顺便让人带去加官进爵的诏书,加封其为中书令,普爵代国公。

京兆府,鄂县。

郭子仪还不知道自己已被解除兵权,他把大军转移到津水以西驻扎下来,隔着津水跟着姜天骄进行对峙。

由于郭子仪魔下已经没有多少骑兵,所以他的军队必须依托河流建立防线,

以此遏制住燕军骑兵突击。

仆固怀恩通过长安暗线搜集到越来越多的情报,他把这些情报汇总后票报给郭子仪。

「元帅,姜天骄在长安城有五万铁骑,另外阿史那从礼率领大军向东挺进,

看来这是要去长安城跟姜天骄合兵一处,再加上安守忠所部兵马,叛军兵力约有十万人马。」

郭子仪得知关中燕军大概还有十方人马,他顿时觉得压力巨大。

宦官鱼朝恩在这时候携带圣旨来到鄂县,李若幽走了进来跟着郭子仪禀报导:「元帅,陛下派遣天使前来旨意。」

「好,本帅这就去接旨!」

郭子仪带着将领们立刻去接旨。

宦官鱼朝恩当着众人开始宣布圣旨,他把皇帝旨意告知前线诸将,加封郭子仪为中书令,普爵代国公,领他速速返回凤翔随驾。

诸将听闻皇帝陛下要把郭子仪调回凤翔随驾,改由仆固怀恩充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兼任朔方节度使,大家对此都是不理解,临阵换将岂不是犯了兵家大忌?

李若幽作为宗室子弟率先发出质疑,他脸色不满质问道:「莫非陛下不知前线情况吗?这个时候怎麽可以把郭令公调回凤翔随驾!」

鱼朝恩一脸阴阳怪气说道:「李将军,你自己都称呼郭令公,那又何必再揣测陛下的圣意?」

「你—..」

李若幽差点气得破口大骂。

令公是对中书令的尊称。

因为李亨解除郭子仪的兵权,改封他为中书令,所以李若幽这才称呼他为「郭令公」。

可要是李若幽不称呼郭子仪为郭令公,反而还是跟以前那样叫他元师,那麽就有抗旨不遵的罪名,难保日后不会遭到清算。

本来李若幽只想问个前因后果,没想到鱼朝恩一句话就把他堵了回来。

既然郭子仪已经选择接下圣旨,那他就不可能再去抗旨,只能按照皇帝陛下的旨意,悉数把兵权移交到仆固怀恩的手上,自己回去凤翔郡当面叩谢圣恩。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