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2章 皇帝为什麽是皇帝(2 / 2)

加入书签

世袭是定传承之法,非证君权之神;陛下凭血脉得位,更需凭实绩固位,民安,则世袭之位合理;民怨,则纵有血脉,亦难久安。」

为避免战乱的权宜之计麽,朱由检点了点头,他很喜欢这个说法。

「既然勋贵需要比试通过,方才可以袭替,如果我这个皇帝不合格怎麽办,你们要联手废掉我吗?!」朱由检又问道。

朱燮元脸庞抽了抽,拱手答曰:「古之废立,从非臣下『联手谋私」,而是『天命归民』之警兆。

君若失责,非臣下私议可定,实是百姓饥寒丶社稷动荡所显:若陛下忘『安黎元」之责,任灾荒蔓延丶民不聊生;弃『正纲纪」之任,使权臣乱政丶律法崩坏,那便非『臣废君」,而是君自弃『天命所托」,民心离散之日,江山本就难守。

臣等食君之禄,首责是『谏」而非『废」:见君有失,当冒死直陈,如比干谏纣丶魏微谏唐宗,只求陛下回心转意,重归安民办政之途;若谏而不听,臣等或自请去职,或拼力护民,绝无「联手逼宫」之念,因臣之权本来自君,逼君便是失己本分,更会陷天下于乱,徒增百姓苦难。

陛下若常念『民为根本」,勤理政事丶慎待苍生,纵有小过,臣等必辅陛下修正;若失了民心,纵无臣下废立,江山亦难久持。此非臣之私语,乃古今治乱之铁律也!」

「那朕如今锦衣玉食丶儿女绕膝,百姓饥荒灾祸多有死伤,陕北民乱,百姓揭竿而起,是不是说明朕的失职?」

「臣不敢饰言!民饥而乱,君必有责,此乃无可回避之实。

非谓陛下亲为苛政,然『君为天下主」:国库有粮,却未及时赈陕北之饥,是『养民之责」未尽;官吏贪腐丶催征无度,却未及时整肃,是『治吏之责」未行;民怨已积,却未早察民间疾苦,

是『察民之责未到。

陛下锦衣玉食,本是君之份例,但若见百姓易子而食仍安之若素,便是『心」与民隔;儿女绕膝是天伦之乐,但若忘天下百姓亦有待哺之子,便是『责」未上身。

臣以为,『失职」非不可改,昔商汤遇旱,自焚求雨以谢天下;汉文见流民,减御膳丶罢宫室以济民。陛下若能即刻停奢靡丶发仓丶罪己以安民心,便是补过之始。

盖君之职,从不在『无过」,而在「知过即改,以民为念」,改,则失职可补,民心可回;不改,则今日陕北之乱,恐成他日江山之危。」

「你也觉得朕做错了?!」朱由检沉声道。

「是!」

「知不可为而为之,便是对的?!」

「陛下不为,为何知不可为?!」朱燮元反问,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没有在这个话题继续下去,而是转而问道:「去年来京勤王的八千白杆兵,还留有三千未曾返回原籍,白杆兵代指挥使张凤仪跟朕讨饷了。她说之前找了你们兵部好几次,你们不同意给他们发,这件事你知道吗?」

「知道。」朱变元点了点头。

「那为何不发饷?!」朱由检有些急眼了。

朱燮元奇怪地看着皇帝,说道:「这难道不是陛下所希望的吗?臣等以为陛下会将他们收入内廷的。」

朱由检的面色有些难看:「你们以为朕的内帑养不起那麽多兵?!」

明白了,朱变元终于明白皇帝这一系列异常举动的行为逻辑是为什麽了,原来皇帝的疑心病犯了,这是什麽老朱家的遗传病麽?!老头的面色也变得难看起来。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