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就问是不是小天才吧(1 / 2)
第719章 就问是不是小天才吧
反正让卫东都愣住了。
到晚上已经签了二十三万七的合同。
因为都是几千几万的小合同,人家看了有几千人在热火朝天的篮球馆,压根儿不在乎这点钱会不会被骗。
直接给全款!
而且到晚上连球衣丶球鞋丶饮料的赞助品丶看板丶宣传物料啥都送过来。
已经卖了六台空调,两台冰箱,两台洗衣机,一台微波炉丶电磁炉等等等的沈翠月,开始是神乎其技的看商人来源源不断送钱送东西,后来就麻木了,我家老爷做事不都这样吗。
收吧。
这事儿她倒是擅长,列清单,保管好,谁来分发,谁记数仓储。
那六个家伙艰难的拖到最后一班车才依依不舍的返回鹏圳,让卫东开车送他们到车站时,准备每人塞一万港币。
结果他们紧张的说:「那明天还带港币过来吗?」
让卫东才哦哦哦,老子也忙晕了:「不用了,回去到基建公司每人领一万签字就行。」
他们松口气,又问钱领了交到哪里。
MPV商务车里当时沉默了半秒。
让卫东尽量按捺住情绪:「这是你们今天忙碌的提成跟奖金。」
这几个齐刷刷的被惊吓到往座位靠,就像这才能远离金钱腐蚀似的。
有个还苦口婆心:「卫东同志,你这是违反纪律规定的哦!」
没错,哪怕老方口口声声说他的队伍是在体制改革,本质上整个招商投资集团还是国企,还是央企,还是体制内,全都是各级直属机关调拨给他的人手。
体制内的确不能拿这个钱。
哪怕是货柜厂业务员们确实干出了丰功伟绩,要论功行赏,也要考虑到国集其他部门,老方的上级集团所有人怎麽看。
还有个看让卫东愣住,给他举例:「按照规定涉外部门每次往返HK,是可以带一件电器之类的,但我们在业务部门每天往返HK,频率太高,方老的要求就是把我们这种电器票全都留起来,年底所有同志抽签,我们只是革命分工不同,不能因为自己所处岗位就认为这些好处理所当然。」
又指了指另一人。
这个就赧然:「我就是没忍住自己带了件,方老把我发配到生产线上反省了三个月,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思想落后……」
自己在税务大院混了四十年,看了无数场面,让卫东骨子里其实不太看得起这些。
所以他从来不进体制内受限制。
现在他有点明白,在刀刃上的这些钢,是怎麽炼出来的了。
可能还是这个拓荒时代,之前的思想战斗力还没有完全被替换掉。
深吸口气:「行吧,那你们把钱带回去给方老,我也给他汇报下你们的工作成绩。」
这几个才喜笑颜开的说明天再来好好干,敬礼下车走人。
让卫东看他们背影消失在车站里了,才驾车回篮球馆。
琢磨要怎麽样这些人都得到好处,又保留这种战斗力跟品质。
当然回去先打电话给基建团指挥长,才给老方讲清过程。
果然得了老方又一顿中气十足的大骂:「你这个资本家特麽的少来腐蚀我的兵,哈哈哈!」
得意得不得了。
让卫东也笑:「我也很佩服喜欢他们,所以更要善待他们,我能怎麽做?」
老方展开自我批评:「我也在检讨我的做法,要让忠诚能干的人过得更好,让其他人向他们学习靠拢?」
让卫东都改造过好几个三线厂了:「的确,你不能又要马儿跑还不给马吃草,多劳多得按劳分配才能破除大锅饭,现在我觉得是个机会,趁机推动下。」
老方欢喜得继续骂:「你说得倒是简单,老子这是边关口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们那样进进出出,知道培养信任这样一个人有多难吗,要是出一个问题又会带来多大的后果?!」
让卫东建议:「其他人跑国内嘛,譬如他们今天跑来的客户,我也尽量忽悠了,如果能在国内销售,他们就到内地建厂,到鹏圳建厂,尽量材料内购,哪怕少数原材料进口,那也税率更低,他们的生产成本降下来,卖得就更好。」
老方阴恻恻的问:「那请问他们要怎麽才能卖得好呢?」
让卫东顺口:「我的销售队……卧槽,我不是成买办了吗?」
这尼玛谁卖得过他?
让卫东之前基本上没有进口过品牌产品,秦羽烨带着牛仔裤丶休闲服饰丶化妆品这些HK成熟的产品来内地生产做品牌,这不算买办。
这是正儿八经的合资自主品牌。
全靠这会儿国内没有同级别竞品,加上罕见的全国销售公司布局,基本平推。
如果再直接引进国外成熟品牌,那就是吊打爆锤了!
单说篮球鞋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