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变故何尝不是变革(1 / 2)
第429章 变故何尝不是变革
董雪莹居然选的是出国留学!
上次去HK,她非要把机会留给妹妹陪着让卫东出去看世界。
但护照还是一起办了。
结果后来虞晓秋到江州,把一袋整理好的出国留学信息交让卫东车上,被董雪莹捡到慢慢翻看留存。
这次回到江州给苏大姐打了电话询问,确认其中有家汉斯的商科自费留学能去,马上带了所有手续和护照去平京。
四十万的费用对自家帐上调拨只是九牛一毛。
走得那叫一个坚决。
懂不懂语言都无所谓。
小姨子能千方百计留下的只有外甥女。
的确女娃没护照手续,而且出国留学带着孩子那得艰难成什麽样。
所以垂泪半晌,董雪莹还是自己出发了。
现在拉姆和卓玛就在办公室角落,铺张毯子照料孩子,但耳朵肯定支得老高。
这俩绝对是沈老三的探子。
让卫东发现自己脑海里尽是这些哭笑不得念头,就没啥悲苦。
伸手把小姨子推起来:「嗯,学商科总比学文学艺术有用,挺好,等你姐安顿好了,我们再过去看她,又不是什麽生离死别的事情,现在先把工作梳理清楚,接下来怎麽办……你要不要也去留学啊?」
其实这会儿,让卫东脑海里忽然产生个念头,为什麽我不去留学呢?
两年前他实际上有机会选择填写大学报考志愿,从校园开始自己的重生之路。
但当时治病丶赚钱丶报仇,三大心愿让他毫不犹豫的就放弃了。
现在忽然听见董雪莹选了去留学,这根心弦不经意的被拨动,有了条件自己不也可以圆梦?
上辈子呆在保安亭里,觉得自己被社会抛弃的主要原因就是没读上大学。
尤其是看着那些大学毕业生每年分到税务系统,所以才特别纠结自己的人生转折点在那个梦回的瞬间。
可转瞬就笑笑,现在他明白大不大学的都不重要,关键是有没有这颗雄心。
董雪晴泪眼婆娑的抱怨:「说了要一直陪着你,也好,过去几年是姐姐支撑着让我读书,现在该她缓口气,我陪着你照顾好家,昨天就开始接手了。」
还有点抽泣,但已经能摊开工作笔记本谈事情。
让卫东忍住调侃,你们两姐妹唱二人转,凭什麽我就得一直忙活?
也专注到工作细节中。
话说这个东升贸易最核心的运输丶回款丶销售数据架构,还是凤雏去年刚从学校毕业回来组建的。
她姐基本上没有这种自我创建的能力。
现在整个白楼六层一百多人的规模,其实都是董雪莹从去年六七月那十多二十名接线员丶两三个出纳财务不断扩展起来。
纯属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无序增加人手。
目前的规模是很庞大,增速也很快,但绝对管理成本没到这个人数规模的地步。
本质上就是她能力不够的体现。
当然董雪晴肯定不承认这点:「财务中心有四十六人,涉及到几乎所有方面的款项收支,各部门分公司的接线员三十七人,负责每天各地的数据汇总,运输调度十八人,对全国各地的车组丶船组保持关联,后勤管理丶厨房二十六人……」
得亏是现在工资便宜,大多是从北峰山出来的农村姑娘们做接线员,月薪七八十就笑呵呵了。
财务拿到一百左右,也是江州市现在的平均线之上。
让卫东刚有点触目惊心的皱眉,卧槽,这麽多人都是不直接产生效益,只是维持局面就每个月支出好几万吗。
凤雏连忙担责:「我来我来,我把人手跟动物园那边的做些调配,以前是没有长途电话只能靠接线联络,现在有了自动程控机,接线员可以大量减少,还可以跟运输调度兼搭起来,财务工作我马上开始学,昨天下午刚去书店买了财务书籍。」
学霸呢,就是掌握了学习能力,缺什麽都能立刻补上,武功秘籍反正现在都是敞开卖的。
让卫东心头满意,但他对人性的认知又是另个层面:「这样,厂区你也呆了几个月,跟沈老三商量下,把厂区那边的财务丶文员做个对调,打乱这些人已经养成的习惯,也趁机更换你们更有效率的工作模式,多出来的人手朝着城建公司丶动物园丶船舶公司啥的送,这楼上肯定以后不止百多人办公,但要真正具备工作价值,把奖惩制度搞起来,总之抓住这次清理机会,顺势升级改革。」
董雪晴眼睛亮亮的已经不是泪花泛光了,捏了小拳头嗯:「她那边的人手经营得铁板一块,全都听她那套江湖习气,就得给她打乱!」
让卫东随手抓了桌上名片弹小姨子:「别人管理人手有心得就跟着学,你的强项是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我说你才该去短暂留学……等等,你有港澳通行证,多次往返又不是不行,以后跟着池世明每个月跑HK,打着交流地产项目的名号,去亨氏集团丶德叔的企业学习管理经验啊。」
二十一岁的中专生忍不住捂头哀嚎了声:「你累死我算了……」
本意是习惯性的想撒娇,话出口却觉得这个时候不该有这样的情绪。
收了音反而显得百转千回的柔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