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8章 收复河淮(万字大章)(1 / 2)

加入书签

第498章 收复河淮(万字大章)

「杀!」

「砰砰砰!!」

「额啊「攻下泸津关,收复会川城!!」

乾符二年七月末梢,在滚滚东去的耗牛水(金沙江)东岸,数万穿着铁甲重铠的大礼精锐正在令旗指挥下,对眼前的泸津关不断发起强攻。

泸津关作为耗牛水第二大关隘,重要性仅次于北部防御吐蕃的铁桥城。

近年来随着吐蕃衰弱,泸津关更是有隐隐成为第一关的趋势。

只是大礼的狂欢没有维持太久,自从汉军入蜀以来,大礼与高都在败退。

原本已经落入大礼的售州全境,以及大半个黎州,眼下都被张武率军收复。

不仅如此,会川城及其治下的松外丶和集丶泸津关等两城一关也被汉军占据。

汉军以泸津关为重点防守,只是布置了五千劲卒,便能轻易挡住佑世隆魔下数万大礼精锐。

且泸津关被攻打过后,不用十天就会迎来州的上万精锐,战事异常艰难。

若是张武再率精骑南下,大礼军队轻则被击退,重则被斩首数千近万。

此前张武率军南下时,便已经在耗牛水以北斩首近两万,后来佑世隆集结兵马两次强攻泸津关,又丢下近万尸体。

三万人的死伤,对于人口不过二百万的大礼来说,已经算得上伤筋动骨。

只是纵使再多人反对,佑世隆还是毅然决然发起了第三次强攻。

「放!」

「膨一—」

泸津关下,无数群蛮推动云车丶吕公车来强攻关墙。

面对他们的进攻,依托三里长城关,背靠崇山峻岭的汉军将土,则是从容不迫的出手。

几乎每隔十个垛口,便有一门三尺铁炮摆放垛口,另还有各种狼牙拍丶夜叉橘丶铁脚丶塞门刀车丶万人敌等等汉军先进的守城器械。

那些从云车丶吕公车好不容易冲上垛口的群蛮,面对的不是汉军的炮口,便是冲向他们的塞门刀车,最后被无数铁丸或刀片当场格杀。

表面带逆刺,滚动时绞杀云梯上的敌兵的夜叉擂,更是这些无甲蛮兵的噩梦。

一个夜叉橘,便能在滚动间夺走六七名蛮兵的性命,而铁脚和万人敌则更不用多说。

大礼军队强攻三日,泸津关依旧完好无损的嘉立在耗牛水东岸。

城下积尸无数,却无人敢将其打扫带回。

「陛下,天气酷热,如果不清理尸体,恐怕会形成瘟疫。」

远眺前方战场,感受着河谷间闷热的环境,不放心佑世隆的清平官董成正在劝解他。

事实上,他并不支持佑世隆继续北上攻打会川城。

毕竟在张武攻略会川前,他便已经将佑世隆从嘉州等地掳掠的十馀万百姓迁往了后方。

如今的会川虽然有土地,但人口却不算多,难以支撑张武在会川地区进行较大的军事行动。

只是对于佑世隆而言,他好不容易为大礼开疆拓土,现在不仅开拓的疆土丢了,就连自天宝年间被大礼夺取的会川之地也丢了,这于他而言无疑是耻辱。

为了洗刷耻辱,他这才三次出兵攻打泸津关,只是结果都不尽人意。

「朕知道,但朕也知道,泸津关多瘴气,汉人定无法在泸津关久驻,眼下他们军中定然有不少人染了瘴气。」

「趁此机会,将泸津关夺回,朕便可退兵!」

此时的佑世隆已经二十九岁,他准备在自己三十岁前,夺回丢失的会川之地。

面对他的执,董成只能叹了口气。

他十分清楚如今国内的情况,虽说大礼称霸南部已经足有数十年,但南部的骠国丶堕罗钵底丶

女王国都对大礼的霸权产生了不满。

再加上这些年佑世隆穷兵武,使得大礼治下的诸多部落死伤惨重,因此蛮人也渐渐不再信任大礼。

除此之外,由于会川之地丢失,十数万人口涌入大礼,继而导致大礼内部矛盾逐渐锐利。

在董成看来,现在佑世隆要做的不是收复失地,而是解决内部的这三大问题。

如果这三大问题无法解决,那董成真不知道大礼还能坚持到什麽时候想到此处,他也忍不住远眺战场,可战场上的大礼精锐与蛮兵,仍旧无法突破这雄伟的泸津关佑世隆还在指挥军队不断强攻,而此时的张武则是在率兵赶来的路上。

相比较这西南的战事,此刻天下人更为关注的,主要还是曾元裕归附刘继隆,王式等人带兵进驻徐泗地区的消息。

「直娘贼,这曾元裕如今竟然降了朝廷,那我等又该如何?」

下邳城内,攻下宿迁并撤回下邳的时薄此刻正脸色难看的看着地图,耳边还回响着衙门内众将的抱怨声。

「够了!」

时薄怒目圆睁的看向众将,这才使得他们闭上了嘴。

如今他们只占据了下邳和宿迁两座城池,而王式已经带兵七万先行南下,并在徐泗地区大肆招募饥民充作民夫,每日发粮二斤。

二斤粮食看似不多,却也足够一个壮劳力节省着吃三天了。

正因如此,下邳丶宿迁等地的饥民纷纷北逃。

若非时薄派兵阻拦,恐怕两座城池已然成为了空城,

饶是如此,两座城池内的百姓也没有留下多少,只因为他们拿不出粮食来赈济百姓,被留下的百姓不是被饿死,就是冲关被杀。

「某决意投降朝廷,汝等以为如何?」

时薄只有两座城池,况且他距离断粮也不远了,尽管还有八千多兵卒,但顶多维持两个月就得断粮。

这种情况下,似乎只有投降朝廷,但若是投降朝廷,将校及普通兵卒的待遇就值得商权了。

「投降倒是好说,只是朝廷鲜少接受降卒,况且我军只有两座城池,八千多兵卒,如何让朝廷接纳我们的条件?」

李师悦开口点明主要问题,时薄则是走到案前,来回渡步道:

「王式此前在徐泗就任时,银刀军便是为他所灭,许多弟兄得知他南下,早已有了投降的心思。」

「汝等只要夸大,说王式领军十万前来,投降还有活路,且朝廷之后军在徐泗地区均田,这样军中弟兄自然会有愿意投降的。」

徐泗地区风气彪悍,可曾经最为彪悍的银刀军就是被王式所灭,

后面招募的这些兵卒,大部分都是放下锄头来当兵的,回去种地也手艺熟练,只要发田就饿不死。

不过均田是一回事,弟兄们能拿到多少田就是另一回事了。

正因如此,李师悦继续说道:「若只是均田,弟兄们又能分到多少田?」

「回去过那泥腿子的日子,又有几个人愿意?」

「起码多分些田地,让弟兄们能收租过日子,弟兄们才会支持投降。」

「没错,自然要多分点地!」

「依俺说,每个人发五十亩良田,便是易二休一,每年也能收到二十石粮食,足够弟兄们富贵了!」

众将七嘴八舌说着,时薄却听得脸黑:「五十亩良田,您们倒也敢说。」

他魔下八千多弟兄,若是每人发三十亩良田,那就是四五十万亩。

四五十万亩良田,便是整个徐宿二州都凑不齐,更别提他们只占据了下邳和宿迁了。

这两座城池加起来的耕地都不过六十几万亩,其中半数还是中田和下田。

「那怎麽办?」众将见他不同意,不免继续询问起了他,而时薄却看向一言不发的某个青年将领。

「刘知俊,你来说说应该如何!」

他对刘知俊开口,刘知俊闻言则是起身看了看众将,略微整理了思绪后才道:

「再不投降,王式恐怕就要拿我们杀鸡猴了他话音落下,堂内顿时寂静无声,时薄则最先反应过来,黑着脸道:

「你是说,王式准备对我们赶尽杀绝来威镊淮南的康承训?」

刘知俊点点头,继而说道:「我们不过八千馀人,城池不过两座,百姓也大半逃亡北边,根本没有太多受降的价值。」

「若是早些投降,或许还能趁王式尚未定下此事前,谋得个不错的散官,保住富贵。」

「若是继续拖下去,那某恐怕要与诸位地下见面了」

面对刘知俊的话,帐内众将没有人敢于反驳,毕竟此前若非刘知俊作战果断,兴许下邳早就被曾元裕攻破了。

「这.」

众将面面相,谁都不好第一个开口说投降。

时薄见他们犹犹豫豫,这才说道:「先按照每人二十亩良田,妻子参与均分条件去请降。」

「只要王式愿意接受,其它的由某与弟兄们商量便是!」

二十亩良田已经不少,如果妻儿亲眷都能参与均田,那得到的田亩数量也不少了。

时薄觉得,即便无法让所有人满意,但大部分人肯定能满意。

这般想着,他目光看向刘知俊:「刘郎君,你替某写奏表。」

「是!」刘知俊上前为时薄书写奏表,随后时薄派遣李师悦前往彭城献出降表。

李师悦的速度不慢,拿到降表后,便带着十馀名马步兵北上彭城,

下邳与彭城不过相隔百里,翌日午后李师悦便遭遇了官军的塘骑,表明来意后,便被塘骑带往了彭城。

黄昏前,李师悦走入彭城,被安置在了徐州州衙的寅宾馆休息。

他的到来,让正在讨论如何杀鸡做猴的王式等人皱了皱眉。

「看来这时薄倒也有几分眼见,竟然如此果断的前来投降。」

王式坐在堂内主位抚须思考,左右首的位置上分别坐着陈靖崇与李阳春,再往后则是鹿晏弘丶

韩建丶邓俨丶谭凯等人。

充海由都尉刘松率军五千留守,以防被遣散的充海军鼓噪。

「他们既然投降,那还如何杀鸡做猴?」

陈靖崇皱了皱眉,李阳春却对他说道:「都督,虽说他们要投降,但也得看看他们投降的条件「不管他们提出什麽条件,我们始终压一头,拖个几日也无妨,也好让康承训知道我军态度。」

「挚彪说的不错。」王式抚须颌首,继而吩咐道:

「此事,便由挚彪你亲自去谈,若是他们能接受我军条件,那再受降也不迟。」

「此次我们南下,主要是收复徐泗淮南,若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继而收复徐泗,那在淮南动兵也无妨。」

「你们也都看到了,民心在于粮食,而康承训拿不出粮食,便失去了民心。」

「我军既有兵马,又有粮食,还有民心,也不怕拿不下淮南。」

见王式并没有执着杀鸡做猴这个策略,李阳春的负担也小了些。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去见李师悦,而是与王式他们商议了不少军务的事情,这才在后半夜召见了李师悦。

李师悦在沿途已经见到了训练有素的汉军,因此姿态十分谦卑,见到李阳春后便躬身极低,抬手作揖。

「下邳都将李师悦,参见李节帅———」

面对李师悦的这番姿态,李阳春没有摆谱,只是端茶抿了一口,示意道:「汝等准备投降?」

「我等从未背离朝廷,只是当初受朱全忠蛊惑,这才做下了错事,请节帅给我等一个机会!」

李师悦连忙解释,可李阳春却并不回应,只是目光看向了李师悦带来的奏表。

旁边的吏员上前接过奏表,转呈给了李阳春。

李阳春接过看了看,看清内容后忍不住笑道:「每人三十亩良田?」

「这」李师悦有些尴尬,他来之前也没想到朝廷不是吹嘘,而是实打实的带来了七万甲兵。

这样的实力,他们还敢提出这样的要求,着实有些夜郎自大了。

「这只是时兵马使的建议,若是节帅觉得太多,某等可将其削减,甚至剔除。」

李师悦现在也顾不得其他了,毕竟就朝廷的这份实力,如果真的进攻下邳,那下邳绝对连一天都守不住。

「牙将及以上授散官,牙将以下均遣散,每人发八斗米的道里费,府库钱粮不可动。」

李阳春给出了个极为苛刻的条件,可李师悦闻言却还是毫不犹豫的点下了头:「我等愿降!」

他的果决,便是连李阳春都错了片刻,使得气氛凝固当场。

半响后,李阳春这才回过神来,微微颌首:「既是如此,那便回去告知你家兵马使,五日后准备受降吧。」

「是!」李师悦谦卑的作揖行礼,随后才退出了书房。

在他走后,李阳春这才看向旁边的吏员:「看来某给的价格还是有些高。」

更员不敢说什麽,只能笑着点头附和。

在他与吏员交谈的同时,李师悦则是回到了寅宾馆,简单休息了两个时辰后,便趁着天色变亮,带着十馀名马步兵南下下邳而去。

两日后,随着风尘仆仆的李师悦赶回下邳,而时薄则带着众人前来迎接他,

只是李师悦自己也知道自己接受的条件有些苛刻,他不敢大张旗鼓的告诉众人,只能等众人回到衙门,他这才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了时薄他们。

当时薄他们听到条件时,几乎每个人都在指着李师悦破口大骂。

但是当李师悦说出朝廷调集七万甲兵,已经集结十馀万民夫,随时准备南下后,他们却纷纷沉默了。

「七万甲兵,当真是你所见所闻?」

时薄艰难从口中挤出这个问题,而众将也纷纷看向了李师悦。

李师悦笃定点头:「彭城城外的营盘,从营门走到城门,起码有二里的距离,整个营盘最少有二十万人。」

「某正是因为看到了如此情况,才会答应下来如此苛刻的条件。」

见李师悦如此笃定,众人也不好说什麽。

他们这八千人里,实际上只有不到七千人有甲胃。

以七千对抗七万,还是无险可守的平原作战,哪怕太宗在世也敌不过如此强敌。

能投降自然最好,只是投降的价码着实太低了。

「这麽点粮食,弟兄们肯定不会同意投降。」

「不若将军粮分一分,再发些钱财来安抚弟兄们?」

「可是朝廷不是不准私自动用府库钱粮吗?」

「直娘贼,你个夯货,文册乱写几笔不就好了?」

为了能够顺利投降,这群牙将也是纷纷想起了主意。

最后在他们的商量下,由衙门发出八千石粮食,五万贯钱来遣散将士。

这批粮食和钱,足够撑到朝廷派人赈灾和均田了。

时薄眼看众人讨论出了个结果,当即便按照这个办法去做,同时让李师悦去修改文册。

如此过了三日后,当朝廷浩浩荡荡的二十馀万军民南下抵达下邳时,原本还有怀疑的众多将领,以及不甘心只领取这点遣散的兵卒们,纷纷口闭上了嘴。

时薄率部投降,部众被遣散,大军开始继续休整,准备翌日开拔南下泗州。

当大军抵达虹县时,便已经有谍子将汉军的情况快马传递给了正在江都花天酒地的康承训。

「二十万大军?」

「不是,阵上所见起码五六万大军,另外还有十馀万民夫,队伍拉长三十馀里,肯定不少于二十万人。」

江都城内,坐在扬州都督府中堂主位的康承训在听到朝廷调集的兵马和徵召的民夫情况后,他立马就感到了不妙。

「快,去召集众人前来正堂议事!」

「是!」

书吏急匆匆退下,康承训也连忙起身走向正堂,随后在正堂的屏风背后思索。

他向刘继隆讨要粮食,本就是因为淮南大旱缺粮所致。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