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2章 受降六州(万字大章)(2 / 2)

加入书签

「传令,从江北丶湖南抽调两万兵马,吾亲率两万大军东进衢州。」

「吾倒要看看,这董昌丶宋威丶杨行愍之徒,到底有什麽手段能挡住吾麾下大军!」

高骈重新恢复精气神,邝师虔见状连忙作揖:「高王亲率大军,些许宵小必然无法抵挡。」

「下官在此提前祝贺高王讨平江南二贼,平定江南,还江南百姓太平!」

面对邝师虔的吹捧,高骈也忍不住颔首,随后传下敕令。

一时间,本因受挫而低迷的渤海军,得知高骈即将亲征之后,很快便恢复了士气。

高骈虽然在刘继隆手下吃过亏,但他也只败给过刘继隆,对上其他势力都是无往不利。

正因如此,高骈选择亲征后,渤海军的士气一下子就被提了起来。

只是高骈还不知道,刘继隆已经率军北上,准备对付河北四镇中,最后一个还尚有野战实力的张公素了。

「参见殿下……」

沧州北部边境,经过十天的长途跋涉,刘继隆终于率军抵达了永济渠与桑乾河交汇处。

斛斯光率马懿丶高淮及五千精骑在营门处迎接刘继隆。

风尘仆仆赶来的刘继隆并未下马,只是扫视斛斯光的那五千精骑,随后提起精神道:

「远道而来,过于疲惫,便不要在营外晒太阳了,先入营内吧。」

「是!」斛斯光等人纷纷作揖,接着与刘继隆走入了营盘之中。

营盘内有不少民夫,整个营盘也是按照刘继隆早年定下标准来驻扎的,没有任何问题。

众人穿过营盘,来到牙帐前下马走入其中。

帐内摆有沙盘,沙盘囊括了义武丶义昌丶卢龙三镇,木质旗牌上也写下了斛斯光他们预估的卢龙各州县兵力。

刘继隆看了眼,但见卢龙境内已经聚有十二万兵马,其中四万是曹茂与张简会,剩下八万则是张公素所部。

「只有这麽点人支持张简会?」

刘继隆倒是没想到,整个卢龙那麽多兵马,竟然只有一万多兵马选择张简会,其馀人都选择支持了张公素。

斛斯光见状,面色有些尴尬:「诸镇都在传对我军对牙将牙兵十分刻薄,故此……」

经他解释,刘继隆便明白了这些人的心思。

他们并非是支持张公素,而是谁反对自己,他们就支持谁。

毕竟支持别人顶多就是受到驱使,而若是自己占据卢龙,卢龙这些牙将牙兵都得受难。

「如此也好,需要安抚的人少,其馀人都能用兵马镇压。」

刘继隆并不把张公素这所谓八万人放在眼里,八万人只是纸面数据,真正能打的还是张允伸留下的那四万多人。

况且张公素和曹茂已经交战许久,死伤也应该不少了,自己需要对付的精锐或许连四万都没有。

「曹茂可有消息传来?」刘继隆询问。

「有!」斛斯光开口回应,随后指着蓟县以西的地区说道:

「您击败三镇后不久,张公素便得知消息,退往了潞县,并在潞县丶辽西丶武清丶怀柔丶会昌等处驻防。」

「曹郎君如今占据蓟县以西的孤竹丶昌平丶广平等县,与张简会联兵四万,刚刚击退奚胡入侵。」

「不过四万兵马中,有近万五兵马驻扎妫州,防备奚胡继续南下,能调动的只有两万五千兵马,其中有精骑一万三千馀。」

经过斛斯光解释,刘继隆大概明白了如今幽燕之地的情况:「他这是准备聚兵在幽州和我们决一死战啊。」

话虽如此,刘继隆脸上挂着笑意,他不怕张公素结硬寨,打呆仗,就怕这厮带着幽州突骑四处乱窜。

如此看来,张公素也不过就是跳梁小丑,根本没有史思明丶李怀仙丶朱泚丶张仲武乃至张允伸的手段。

幽州突骑再厉害,也得有厉害的将领指挥才能得到发挥,张公素显然只是个骁将。

「敕令,明日大军拔营西进,并令王建丶率军八千攻瀛丶莫二州而去,并调齐州五千兵马北上驻防沧丶德二州。」

「末将领命!」斛斯光先接令,继而才开口道:

「殿下,这麽一来沧德二州只有五千兵马驻守,如果成德丶魏博来犯……」

「他们来不了,也不敢出来。」刘继隆将其打断。

六万联军全军覆没,昭义的卢匡连自保之力都没有了,而成德和魏博的风气摆在那里,如今恐怕都在忙着争斗。

在他们内部争斗争出结果前,他们不可能进攻沧丶德二州。

更何况安破胡麾下两万多兵马还准备进攻魏博,乐彦祯先挡住安破胡再说吧。

防备个野战兵力折损七八成的成德镇,五千兵马足够了。

这般想着,刘继隆只觉得有些疲惫,随即摆手遣散了众人,在牙帐休息了起来。

翌日,大军在刘继隆指挥下拔营西进,而王建也接到敕令,徵募民夫的同时等待齐州驻兵北上。

三月十七日,刘继隆率八千精骑封锁涞水,切断了张公素与涞水以南瀛莫二州的联系。

张公素所派出南下的快马遭受汉军精骑追击,只能逃回会昌,将此事禀告给了张公素。

坐镇潞县的张公素得到消息时,已经是翌日清晨了。

「果然北上了,不过他就带了八千骑兵?」

潞县衙门内,张公素有些吃不准刘继隆的手段,或者说在面对刚刚大胜而来的刘继隆时,他心底不免有些心虚。

他连张允伸都对付不了,更别提刘继隆了。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转攻为守。

在张公素吃不准的时候,作为他如今麾下大将的陈贡言却开口道:

「刘继隆切断我军与莫州丶瀛洲联系,恐怕是为了攻打瀛洲和莫州。」

「节帅别忘记,刘继隆在沧德二州和易定二州还有不少兵马,而我军在瀛洲莫州虽然有两万大军,但都是招募入伍不足一个月的新卒,老卒只有不到五千人。」

「若是刘继隆真的决意进攻,那瀛莫二州恐怕……」

陈贡言的话还没说完,便有列校快步冲入衙门之中,急忙作揖道:「节帅,兵马使史元忠叛乱,以范阳城投刘继隆而去!」

「什麽?!」张公素蓦然起身,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

史元忠与他是合作关系,前几日他还与自己书信往来,信上交谈甚欢,如今却直接投降了刘继隆,这让张公素感受到了一种挫败感。

不止是他,衙门内的陈贡言等人都脸色不免难看起来。

史元忠投降,这代表范阳的近万兵马倒向了刘继隆,哪怕这些兵马都是新卒,却也足够重创他们。

更重要的是,固若金汤的范阳都投向了,那四周的城池恐怕不用多说。

「节帅……」

果不其然,随着时间推移,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范阳四周诸县便不断传来消息。

本就畏惧刘继隆的诸县,眼看史元忠都投降了刘继隆,纷纷跟着倒戈刘继隆。

张公素只觉得自己就不该把镇兵都抽调到自己身边,若是地方上的镇兵足够多,那他们为了自己日后的权力和家产,肯定不会轻易支持史元忠这种人倒戈刘继隆。

可如今史元忠等人手上都是新卒,这些新卒根本没有太多家产需要担心,反而是刘继隆讨平卢龙后,很有可能会分田给他们。

单从这点来说,新卒倒戈实属应该,而史元忠也是借势投靠罢了。

「混帐……」

张公素已经不再指望桑乾河以南的那些州县,但他帐内有不少瀛莫二州的牙将,为了安抚他们,他还是得做做样子。

「陈刺史,你率五千精骑明日南下,定要打通我军与瀛莫二州联系,莫要让瀛莫的弟兄寒心!」

「是!」陈贡言大概能猜到张公素的想法,于是便配合了起来。

只是不出意料,幽州在桑乾河以南的诸县,除会昌丶武清这种有镇兵驻扎的城池外,馀下十二座城池尽数投降刘继隆。

刘继隆令曹茂分兵前往接管诸县,随后令斛斯光率军击退试图南下的陈贡言。

陈贡言倒也没有真的要南下,只是做做样子,所以双方并未有太多死伤。

从率军回营的斛斯光口中得知陈贡言的态度后,驻兵在新昌县的刘继隆便明白了张公素的想法。

「看来他们是要舍弃瀛洲和莫州了。」

简陋的新昌县衙内,刘继隆开口与斛斯光等人解释。

斛斯光闻言,当即便冲动道:「殿下,以我军与曹郎君麾下三万馀兵马,击败张公素并不困难,不如趁势合兵进攻?」

面对他的表态,刘继隆并未着急,只是开口道:「军中火药不多,最后的七千多斤火药也已经交给王建去攻打瀛莫二州。」

「眼下不可着急,需要等关西火药走运河运抵,我军方能北上。」

半年多时间,连续多场大战,早就把汉军火药消耗得七七八八了。

如今只能从临州不断生产火药,走陆路和水路转运到河北。

至于王式和陈靖崇丶李阳春等部,只能等刘继隆讨平河北,才能获得火药补给。

不过只要河北能讨平,长江以北的剩馀三镇也就不足为虑了。

这般想着,刘继隆本准备继续商讨如何围攻张公素的事情,但这时却有校尉快步走入衙门,对堂内的刘继隆作揖道:「殿下,王尚书快马传来消息。」

「三月十三日夜半,淄青叛军突围走鲁山南下而去,我军追击二十馀里,获甲首四千六百二十二级,淄青收复。」

「突围了?」刘继隆脸色浮现些许诧异,但很快又归于平静。

他看过淄川城和益都城的地图,两座城池距离南边的鲁山也就五六里距离,且进入鲁山的道路有数十条,基本都是当初康承训为了围剿庞勋而开辟出来的。

此外,由于刘继隆抽调了齐鲁之地汉军参与河北的战事,所以王式和陈靖崇手中兵力不足。

在种种原因下,葛从周和张归霸能突围并不奇怪,突围成功也不奇怪。

不过以二人在淄青坚守的情况来看,淄青依旧固若金汤,他们也没有必要突围。

他们既然在城池坚固的情况下选择死伤惨重的突围,那只能说明是有人要他们突围。

「窸窸窣窣……」

刘继隆刚刚算到朱温让葛从周他们突围,衙门外又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又是一名校尉走入衙门,并且脸色亦是十分凝重。

他来到正堂外驻足,连忙对堂内刘继隆作揖:「殿下,李节帅派快马传来消息。」

「三月初七,李节帅率军二万往沂州攻去,朱全忠以精兵数千驻守费县。」

「知道了。」听到这名校尉的话,刘继隆算是串联起了所有。

李阳春先聚兵进攻沂州,朱温得知消息后,应该是担心自己守不住,所以便令葛从周和张归霸突围了。

只是就他们现在的状况来看,即便突围成功,恐怕也没有多少兵马了。

仅凭这点兵马,朱温怕是挡不住李阳春。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刘继隆还是对面前两名校尉吩咐道:

「敕令李阳春,令其稳扎稳打,不可轻敌冒进。」

「敕令王尚书丶陈都督合兵攻向穆陵关,与李阳春两路夹击兖海军。」

「末将领命!」

二人应下,随后见刘继隆没有吩咐,这才退出了衙门。

在他们走后,刘继隆目光看向堂内众人,随即将他的分析告诉了众人。

「不必担心朱全忠,任他手段再多,实力不济就是实力不济。」

刘继隆淡然安抚众人,随后正准备说什麽,却又见刚刚走出衙门的校尉折返回来。

几次被人打断,刘继隆也不免微微皱眉:「发生何事?」

「殿下,安都督传来消息,相州丶卫州收复,乐彦祯已经退往卫州,我军不日便将攻入澶州。」

「此外,昭义军节度使卢匡奏表调入朝中,崔留守率河东军收复潞州,眼下正往邢州丶洺州丶磁州分兵而去。」

得知昭义投降,安破胡收复两州,刘继隆原本的些许不适,顿时便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只有高兴。

「好!」他忍不住叫好,随后与众人说道:

「昭义投降,我军转瞬间收复六州,只要再收复瀛莫二州,则河北只剩十一州县掌握叛军手中。」

不等众人反应,刘继隆看向校尉,继续敕令道;

「敕令高进达,以昭义军节度使卢匡为左散骑常侍,昭义军中都将及以上,均授散官,品秩不变,列校及兵卒尽数遣散,昭义州内土地平均百姓。」

「敕令安破胡,魏博若要投降,需打散兵卒,自节度使向牙将均自削一品,以散官恩养。」

「若是迟迟不降,即命安破胡效仿邺城之战,尽数诛之!」

「末将领命!」校尉连忙应下,紧接着退出衙门。

他走的有些匆忙,显然是刚才刘继隆皱眉的举动让他误会了。

刘继隆见他如此,也不免有些窘迫,但很快恢复如常,对斛斯光等人吩咐道:

「关西的火药,最迟四月初便能走运河北运至幽州境内,必不可失。」

「此外传令投降诸县,凡是投降的卢龙军,只要官职在列校以下,土地皆不徵收。」

「凡列校及以上者,衙门出钱赎买,必不会让他们吃亏。」

「此上为招降条例,凡州兵丶牙兵均以此操办。」

对付卢龙,刘继隆所想的自然是拉一派打一派。

卢龙镇人口本就不多,又地处边疆,属于迁无可迁的地方。

如今经过张公素这麽折腾,可以说全民皆兵,徵收普通兵卒的土地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事情。

只要能将将校的土地赎买,然后再经过清丈和登籍造册来重新划分,那就足够解决幽州的问题了。

幽州是刘继隆日后向辽东开进的基地,这里的人口是不能动的,能保留还是尽量保留。

至于跋扈的氛围也好改变,大不了就多镇压几次,将犯事的兵卒及其亲眷发配日后的辽东便是。

此外还可以从人口稠密的地区迁徙人口过来,如此持续十几年就能将卢龙的风气给弹压下去。

眼下的武人风气还没有到五代十国那种变态的程度,诸如吃人这种事情,刚刚有点苗子,就被刘继隆掐灭了。

唐末的武人风气还好解决,若是五代十国那种,便是刘继隆恐怕也会头痛。

思绪这般,刘继隆目光扫视众人,眼见众人没有异议,随即便解散了众人。

他往中堂休息去了,而马懿和高淮则是跟着斛斯光向外走去。

三人本来十分沉默,不过当他们走出衙门并上马准备前往军营时,沉默的高淮却主动道:

「如此看来,河北被安定也就是这几个月罢了。」

「殿下若是解决了河北,那剩下的淮南丶徐泗和兖海就更好解决了。」

「南边的高骈是我军手下败将,收拾他轻而易举。」

「都督,你说若是朝中有人劝进,殿下会在讨平河北后接受吗?」

高淮的话音落下,马懿顿时侧目看向他,显然没料到他会说这些。

「某不管这些,殿下要怎麽做就怎麽做。」

斛斯光头也不回的给出回答,高淮眼底闪过异色,却也不询问马懿只是自顾自颔首。

「若是如此,那末将知道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