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天子六逃(万字大章)(1 / 2)
第445章 天子六逃(万字大章)
「咕咕丶咕咕……」
咸通十一年正月初十,随着伊阙关的黄巢所部不再攻城,伊阙关内的守军也渐渐放松了警惕。
伊阙关的守军都如此,更不用提更为险要的大谷关与轩辕关了。
大谷关位居三关中间,故此警惕性还稍微强些,可东边的轩辕关就不太行了。
轩辕关的守军是东畿齐克让的兵马,本有万馀人,但被亓元实调往伊阙五千人,如今关内只有五千人。
饶是如此,依仗着山高路远,轩辕关的守军可谓吃肉喝酒样样皆全。
正因如此,轩辕关的守将齐克让或许没想到,此时此刻,就在轩辕关外数里的林中,已然聚集了两万馀众披甲兵马。
飞鸟惊起,可由于距离遥远,加上此时正是寅时(3点),轩辕关内的唐军根本注意不到城外的变化。
此刻的唐军好似鹌鹑,不敢派出塘兵,只能守在关内,等待康承训的援兵。
正因为他们如此胆怯,故此给了黄巢机会。
「传令丶半个时辰后天色微亮便向轩辕关攻去!」
林中,夜光下的林言正在与朱存丶孟楷丶李罕之三人交代。
他麾下有孟楷丶李罕之丶赵璋丶张归霸丶朱存等五名将领,其中李罕之为后起之秀。
正因如此,他留下张归霸与赵璋坚守淮南,防备周威与曾元裕突袭。
周威倒是好对付,但曾元裕骁勇善战,上次就是他解了康承训必死结局,林言不得不防备。
他们在淮南道攻掠不少州县,如今军中两万馀人尽数披甲。
不过仅凭他们想要直接攻下轩辕关还有些困难,因此林言他们昨夜已经攻下了南边的登封县。
按照他昨天的军令,今日便会有两千兵马裹挟登封县百姓而来。
有了这些百姓,他们攻下轩辕关的把握就更大了。
这麽想着,下完军令的林言开始了闭目养神,等待着天色变亮的那刻。
半个时辰很快过去,林间渐渐多出了些甲片声。
林言站起身来,目光环视左右:「开拔!」
伴随他一声令下,林中两万馀兵马开始朝着六里外的轩辕关前进。
轩辕关位于位于洛太室丶少室两山之间,两侧山崖怪石嶙峋,山势雄伟险要,山路曲折旋绕。
此时天色虽然微微发亮,但山间的云雾为黄部兵马遮掩了踪迹。
站在东西二百馀步宽的轩辕关上,可以清楚的看到雾浪翻滚,云烟缭绕。
尽管对于驻守此处的东畿兵卒来说,这些景色早已看腻,但站哨时,能看的也不过就这点东西。
正因如此,唐军的兵卒百无聊赖的看着这些翻涌的云雾渐渐变浓,又过半个时辰,渐渐变淡。
随着云雾越来越淡,正在攀爬山路的黄部兵马身影也渐渐浮现出来。
箭楼上的兵卒揉了揉眼睛,本不相信,但看到山路上确实有一支兵马打着贼军旗帜而来,他手忙脚乱拿出木哨,骤然吹响。
「哔哔——」
「直娘贼,发生甚事?!」
「敌袭!!」
「敌袭了,入他娘的!」
「快起床穿甲!快!」
木哨作响不到三个呼吸,本就不算宽大的轩辕关内唐军便纷纷惊醒。
许多迷迷糊糊的兵卒,也很快被同袍唤醒,手忙脚乱的穿戴甲胄。
在他们穿戴甲胄的同时,林言却已经率领两万大军登上了轩辕关所处的缓坡上。
林言远眺轩辕关,轩辕关东西二百步,两侧都是山崖怪石,关隘不高,顶多两丈,且为夯土石块垒砌,比不上夯土包砖的坚城。
「杀!!」
林言早就准备好了简单的云梯,眼下他要做的就是打唐军一个措手不及,然后等待本部兵马裹挟登封县百姓而来。
「呜呜呜——」
号角吹响,两万馀黄部兵马顿时杀向轩辕关,然而此时轩辕关上不过数百兵卒,更多的唐军还在关内繁琐的穿戴甲胄。
由于没有护城河,两万多黄部兵马如潮水般涌向轩辕关,简陋的云梯一架架竖起,铁钩死死扣住垛口。
李罕之丶朱存等将领指挥着天平忠义军的精锐兵卒打头,带着湖南军的兵卒一同口衔鄣刀,手脚并用,攀援而上。
「放箭!投石!」
「嘭——」
「额啊!!」
城上箭如飞蝗,滚木礌石轰然砸下。
撞击声与惨叫声中,中招的兵卒不断坠下云梯,但即便他们不断倒下,却仍有无数兵卒前赴后继,踏着他们的血肉向上猛冲。
「放箭!投石!」
守关的唐军列校拔出兵器,声嘶力竭的呐喊着。
其馀守关唐军兵卒见状,纷纷结阵守住女墙,挥刀劈砍云梯,同时搬出投石和檑木丶石脂等东西往下抛去。
「一群讨死的贼王八,都快顶上马道!」
眼见马道上已经传来了喊杀声,督促唐军的都虞侯们开始驱赶唐军兵卒顶上城头。
哪怕许多兵卒甲胄还未穿戴齐全,却也被赶了上去。
此时此刻的轩辕关头,已经有不少黄部兵马杀上了马道,李罕之及朱存等人也在左右掩护下登上城头。
他们与源源不断涌上马道的唐军对视,双方见面分外眼红。
「杀!!」
李罕之反手一刀劈开眼前敌卒咽喉,热血喷溅满脸,便是他自己也错愕片刻,晃了晃脑袋,清醒后振臂高呼:
「弟兄们,如今已然先登,所有人擢升三级!!」
「杀!!」
没有什麽比高官厚禄更能刺激一个人,无数黄部兵卒开始自发结阵,砍杀着那些朝他们冲来的唐军。
四丈宽的马道上,两军兵卒相继结阵,但伴随着不断厮杀,最终挤作一团。
霎时间,刀斧劈砍,盾牌相撞,骨断肉裂之声不绝于耳。
一名黄部列校狂吼着挥动斧头,劈碎眼前的盾牌,顺势将敌兵颅骨敲得凹陷。
不等他喘息,斜刺里便有无数破甲步槊刺入了他的胸腹,而他只剩不甘与错愕。
三千馀唐军尽数涌上马道,而天平忠义军也在朱存丶李罕之的率领下,牢牢占据了马道上的位置。
林言令孟楷率领剩馀一万多湖南军登上马道,而轩辕关的守将齐克让眼见局势岌岌可危,立马振臂高呼道:
「东畿的弟兄,莫要忘了尔等妻女屋舍及家财都在身后!!」
简单一句话,却让本就士气衰弱的东畿兵马立马精神了起来。
他们不敢出关放哨,为的就是保全性命,保护家财。
如今黄贼若是杀入轩辕关,东畿之地会变成什麽情况,他们比谁都清楚,毕竟他们也曾用过同样的手段去抢掠过百姓。
「杀!!」
无数唐军兵卒只觉凭空生出一股力气,硬生生和天平忠义军杀了个旗鼓相当。
刚刚爬上轩辕关的林言见状也急了眼,振臂高呼道:「轩辕关若破,举城皆不封刀!缴获无需上缴!」
林言的话,很快便被旗兵传递到了各队。
各队兵卒闻言,只觉得眼前的唐军兵卒都成了自己的战利品,他们身上的甲胄和兵器,还有腹部那鼓鼓囊囊,看似藏了不少好东西的腰包,都被他们盯上了。
「杀他娘!吃他娘!劫了女子享真王!」
「宰了官军下酒肉!!」
「杀……」
本就气势汹汹的天平忠义军,眼下更是多出了几分凶性。
随着湖南军不断爬上城头,马道上的唐军被黄部兵马渐渐推下马道。
齐克让见大势已去,抬手拽来身旁都将,厉声道:
「快!快马传信紫薇城,轩辕关告破,请圣人速速移驾!!」
「是!」已经颓然的都将连忙应下,随后挑选了几名快马,跟随他一同乘马,往洛阳疾驰而去。
眼见他们离去,齐克让拔刀高呼:「大丈夫报国就在今朝!!」
轩辕关的喊杀声还在继续,东畿的唐军根本不敢让眼前这群宛若恶鬼的贼军杀入东畿,故此爆发了平时都难以爆发出的战力。
可即便如此,面对数倍于他们的黄部兵马,此刻的他们却宛若海浪下的堤坝,随时都有坍塌的风险。
林言眼见大势在手,立马看向身后的孟楷:「派快马传信给黄王,轩辕关即将告破,请黄王出兵入主洛阳!」
「末将领命!」孟楷不假思索应下,点齐两队快马,变让他们撤出关外,乘马去通知百馀里外的黄巢。
在这时,轩辕关山下也渐渐出现了乌泱泱的人群。
孟楷得知,连忙赶来禀报:「林使君,登封裹挟而来的百姓都到了。」
「哼!」林言冷哼:「眼下已经用不到他们了,不过暂且留着,攻打洛阳时,他们还有用处。」
「是!」孟楷应下,接着与林言看向战场。
此刻的轩辕关,黄部兵马已经牢牢占据上风,东畿那四千多兵卒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在轩辕关面对如此生死存亡的时刻,距离它七十馀里外的洛阳城内,以东畿与神策军为主的兵卒却仍在强抢洛阳城内外普通百姓的口粮。
直到接近黄昏时,染血的两队快马从东方疾驰而来,洛阳城内的这些兵卒才察觉到了不对劲。
「怎麽回事?」
「这麽慌张,莫不是伊阙关守不住了?」
驻守城门的东畿兵卒面面相觑,心里止不住的担心起来。
与此同时,洛阳城内的百姓见到这些染血的快马,心里也不由的慌乱起来。
无数达官显贵开始施展手段去打探消息,而当快马将轩辕关即将失陷的消息告诉南衙的官员时,整个南衙可谓鸡飞狗跳。
于琮连忙往贞观殿赶去,路岩则是吩咐左右,通知家仆将钱财运往孟津关,准备走水路前往江南。
南衙的官员有样学样,纷纷通知起了自己的亲眷族人,准备往孟津关逃难。
在他们的通知下,洛阳城内的车马价格飙涨,世家豪强纷纷逃亡孟津关。
当李漼知晓轩辕关即将守不住的时候,天色却已经黑了下来。
「陛下!陛下……」
田允慌慌张张的快走入殿,而正在榻上搂着两名伶人的李漼不耐烦起身,生气看向他:「混帐!」
「陛下!」田允无视了李漼的生气,火急火燎赶来作揖:「陛下,轩辕关即将告破,于相在殿外求见。」
「你说什麽?」李漼原本还在生气的表情,呼吸间骤变茫然,显然还没从这条消息中走出。
田允连忙又解释了一遍,同时令人传于琮走入偏殿,将两名伶人赶走,为李漼穿着衣裳。
等李漼反应过来,他只剩茫然无措,直到见到了于琮,他才连忙走上去迎接道:「于相,轩辕关……」
「陛下,轩辕关即将告破,臣请陛下携带妃嫔前往孟津关,乘舟往通济渠赶去!」
于琮大步走来,随后提出了建议。
轩辕关在洛阳东南方向,处于洛阳和武牢关之间的南部地区。
倘若再走陆路前往武牢关,说不定会和贼军撞上,唯有前往东北四十馀里外的孟津关,利用黄河前往通济渠,视情况抉择是否南下淮南。
「洛水有舟船吗?」
李漼此刻不免慌乱,连这种常理的问题都问了出来。
于琮闻言作揖:「洛水之中自然有舟船,但眼下消息传开,官员富户们必然抢占舟船,与其乘坐舟船前往孟津,不如走陆路轻装前往孟津关。」
「好!」李漼闻言也不耽误,连忙看向田允:「速速安排宫中妃嫔走龙光门撤往孟津!」
「奴婢领命!」田允连忙应下,而此时收到消息的亓元实等人也急匆匆闯入了偏殿之中,沿途禁军皆不敢阻拦。
「陛下,臣听闻轩辕关告破,臣请陛下速速移驾孟津,前往河阴避祸!」
亓元实拔高声音,李漼听后脸色微变,但也知道现在不是闹矛盾的时候。
他不信任北司的宦官,也不信任南衙的官员,但对于于琮,他还是十分信任的。
「于相,劳请汝安排车马。」
「陛下放心,臣入宫前已经准备好了,只等陛下和诸位殿下出龙光门即可。」
于琮安排妥当,李漼见状也没了顾虑,直接开口道:「既然如此,那便走龙光门前往孟津吧!」
「洛阳之事,暂由于相处置。」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于琮并未觉得此刻的洛阳是烫手山芋,毕竟洛阳以西还有两万兵马,伊阙关和伊阙城也还有三万多兵马。
只要安全送出皇帝,再配合康承训东西夹击,还是有机会击败黄巢的。
在于琮的承诺下,李漼茫然的被田允丶亓元实等人搀扶出殿,往宫城北门的龙光门赶去。
与此同时,但凡有价值的大臣都被通知了乘车前往龙光门,随圣驾东狩。
在这些有价值的大臣中,张议潮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员。
「叔父!叔父!」
急促的脚步声在司空府内响起,张淮澄火急火燎闯入张议潮的书房,见到了还在挑灯夜读的张议潮。
「贼军攻破伊阙了吗……」
眼见张淮澄焦急的模样,张议潮深深叹了口气,显然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天。
张淮澄连忙点头,解释道:「宫里派人传来消息,令叔父您两个时辰内前往龙光门,随圣驾东狩。」
「东狩……」听着这熟悉且讽刺的词,张议潮苦笑摇头。
「大唐丶这还是太宗留下的大唐吗?」
「如今的大唐,盗寇都挡不住了吗?」
张议潮自说自话,所说的问题,张淮澄都无法回答,他只能催促道:「叔父,我已经告诉府中子弟开始收拾,您也起身在外休息,等奴仆进来搬运藏书吧!」
大唐的印刷术不如汉军,故此许多藏书只有手抄本,价格高昂不说,还很难获取,所以最值钱的往往是藏书和钱帛,其次才是古董字画。
张议潮眼见张淮澄催促,他只能站起身来,佝偻着身体向外走去。
张淮澄扶着他来到府内庭院坐下,看着奴仆和健儿们忙碌搬运,看着自己的居所变得杂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