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扩军驰战(2 / 2)
瞧着他们已经能熟练变化各种阵型,站在这名都尉身后的刘继隆露出满意之色。
与此同时,得知刘继隆抵达襄武县的高进达,也急忙从前线的陇西回到了襄武。
顾不得休息,他就来到了军营,并见到了校台上的刘继隆。
「节帅!」
高进达脚步匆匆,隔着三五步外就开始对刘继隆作揖。
刘继隆则是上前扶起他,满意看向校场上的那些青年子弟:「兵练得不错。」
「这两镇九千兵马完全可以更替后方的二线部队,让他们在驻防时不断操训。」
刘继隆自然不可能真的带着新卒去打仗,他现在要做的是将这批新卒拿去更换老卒,腾出更多老卒来前线。
「节帅,半个月前,我便已经下令让临州及河州丶凉州等三州招募新卒,如今陇右境内共有五镇新卒在操训。」
「后方共有两镇九千老卒可以立即调动来此,听从节帅指挥。」
高进达将如今的情况交代清楚,刘继隆闻言颔首,转身向军营内牙门走去。
高进达急忙跟上,直到走入牙门内坐下,刘继隆才开口询问道:
「各都督府情况如何,死伤了多少兵马,还有多少官军在包围僵持?」
面对刘继隆的这个问题,高进达在来时就有了准备,他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如今都护府治下有凉州丶陇西丶陇南丶东川丶西川及新设的朔方等六处都督府。」
「凉州都督府有老卒九千,新卒四千五百,编制健全。」
「陇西都督府战前有精骑八千,马步兵二万及步卒六千,如今仅存四千二百精骑丶三千八百步卒和九千新卒。」
「其中两千精骑丶一万六百马步兵分给了朔方镇。」
「陇西都督府此役阵没精骑一千八百,步卒二千二百,马步兵三千二百馀,总计七千二百人。」
「陇南都督府有步卒九千,目前被山南西道王铎所攻,但死伤并不多,仅三百馀人。」
「东川都督府被东川节度使李福率兵围攻,阵没兵卒七百馀人。」
「西川都督府被西川节度使高骈以投石机围攻,加上几次强攻,阵没兵卒一千七百馀人。」
「六个都督府,过去两个月时间里阵没兵马近万,负伤修养后还能参战者为五千四百馀人,残疾者为一千二百馀人。」
「眼下我军尚能作战的战兵,数量不足四万八千人,州兵与屯兵仅三万五千人,另有新卒二万二千五百人。」
「官军死伤,应该是我军三倍左右,大部分都是节帅出击朔方丶秦州所杀。」
高进达简单汇报过后,刘继隆便知道了己方的大概情况。
死的人很多,狄道城的凤凰山上,他刘继隆又欠了一万座坟。
一万六千多人短期内无法参战,同时又训练有二万二千五百名新卒。
虽说人数增加了,可战斗素质却下降了。
这批新卒,最好还是用来留驻地方,保护后方。
前方的战事,还得派老卒上前。
想到这里,刘继隆开口说道:「从凉州调遣两镇老卒来陇右,调河州镇新卒前往凉州。」
「半个月后,我要见到凉州的两镇兵马。」
「末将领命!」高进达不假思索应下,哪怕陇西距离凉州八百里路程,但半个月时间,怎麽说也该赶到了。
「还有多少军马可以用于训练精骑?」
刘继隆询问军马数量,高进达则是立即回答道:「最少七千匹。」
「此外丶河西那边军马充足,卖出三四千匹不成问题。」
「我军的乘马与挽马足够,凉州的两镇老卒中,亦不缺少马术精湛者,足以组建三千精骑。」
陇右的官学教育中,马术也是课程之一。
其中有马术天赋的,则是会被从小关注,毕业后被推荐从军。
哪怕参军后当的是步卒,却也能利用乘马来练习骑射,被编入精骑后补中。
如今精骑有所死伤,加上战争中不断消耗,因此直接挑选三千人来组建精骑,倒也不算什麽问题。
「府库之中,还有多少钱粮可用?」
刘继隆没有立即答应,而是询问起了钱粮的事情。
面对这个问题,高进达抬手作揖:「节帅,末将正想说此事。」
「您的抚恤政令,末将已经看过,但如今府库中仅有铜钱一百二十馀万贯。」
「若是按照此例发下抚恤,则府库铜钱为之一空。」
「正因如此,末将想用等价的粮食,置换一部分铜钱。」
陇右这十年以来,囤积的粮食确实不少,足有四百二十万石,足够全陇右百姓吃十个月。
若是用于养兵,则是足够支付两年军饷,甚至还能凭藉每年的赋税收入,维持三年所需。
加上陇右并未遭遇灾情,年年丰收之下,以粮食置换铜钱,发放抚恤的政策倒也可行。
「此事按照你的想法来,我相信你。」
刘继隆对高进达十分信任,也不听他准备怎麽操作,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高进达见状连忙行礼,同时说道:「在此也需要恭贺节帅,府中诞下第四位郎君。」
刘继隆出征前,他的侍妾胡氏便已经怀孕六个多月了,如今两个月过去,确实也到了临盆前后。
「细君可曾取名了?」
刘继隆询问高进达,高进达闻言摇头道:「夫人请您取名,但前番战事太频繁,某并未叨扰节帅。」
「做得好。」刘继隆不免夸奖高进达,毕竟前番因为李骥等人的事情,刘继隆确实来了不少脾气。
若是高进达以这种事情来烦他,就他当时的脾气来说,的确有可能会骂一顿高进达。
如今战事转好,刘继隆的脾气也下来了,所以他略微思索后便开口道:「唤作刘必成如何?」
「必成?此役必成吗?」高进达也听出了这个名字十分直白,不免轻笑反问。
刘继隆闻言点头:「此役必成,亦此业必成。」
眼下他已经布置好了,只等凉州镇兵马抵达渭州,以渭州还有一万二千八百新卒丶老卒的数量算来,合兵后便有两万馀兵马。
以此兵马,足够夺回第一重壁垒,拿下武山县丶进伏羌。
官军这几日由攻转守,想来是想要依托城池来给自己造成伤亡,继而趁自己兵力空虚时,集结重兵出击。
夯土包砖的秦陇诸县确实很难攻打,但只要时间足够,拿下秦州并不困难。
届时入了冬,陇山封绝,自己也就可以南下解决南边的战事了。
只要第一年把南北官军的锐气打掉,接下来就好打许多了。
不过就眼下的时局来说,唐廷的国祚恐怕无法长远了。
如今是大唐立国二百四十九年,可时局却已经败坏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从三阳川回襄武的这一路上,刘继隆便在琢磨自己应该怎麽处置唐廷。
最好的局面是自己依次夺取秦州丶陇山防线,继而南下夺取西川丶东川和山南西道,将三川握在手中,于渝州打造水师。
随后进兵关中,逼唐廷舍弃关中逃亡东都洛阳或北都太原。
届时唐廷威信扫地,加之诸镇已经与自己交过手,知道自己不好对付,那自己就可以将关内道和关中京畿道占据,依托黄河丶潼关丶夔门三处防线来发展。
只要将关内丶陇右丶剑南丶山南丶京畿等道的土地分配清楚,再出关时就是横扫之势。
正因如此,他才会说「此业必成」的这番话。
只是在此之前,他还是得如计划那般,将三川及关内收入囊中才行……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