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谁给我老师嚼舌根呢!(1 / 2)
第520章 谁给我老师嚼舌根呢!
春节的前几天,度过的都比较平淡,
翟达向来是「休息」等于「躺着」,无非是躺的地方不同,三天除了手机偶尔回回消息,彻底放空了自己。
在时代特性下,无数的拜年简讯和海啸一样涌来,翟达挑着回复了一些。
比较重要的事就三件。
一个是深城托尼马,还是借着春节的关口,给翟达打了个电话。
虽然当下腾讯,还远称不上「巨佬」,但也能叫一句「大公司」,以前还有人将它丶研究院和另外两家公司并称为:
BTA1
最后那个「」是研究院的意思,不过实在不是什麽好说法。
太变态了。
那时研究院只有一个「鸿图」挑大梁,所以被归类在一个阵营里,后来随着研究院业务越来越多元化,这个说法也渐渐没人提了。
不坐一个桌了。
腾讯和研究院合作已久,不过两边高层并未互相联系过。
小马哥人还是很和善的,但闲谈之后,目的也很明确。
为了「微讯」来的。
对此翟达的说法是:并不是冲着QQ去的,因为鸿图微讯...面对的是全球市场。
不能因为「研究院」是一家中国公司,就感觉好像冲你去了一样....我们是全球业务..:
「社交软体」四个字又不是专利..:
翟达并没有什麽歉意,毕竟「微讯」不是他指使程墨去「抄」的,而是鸿图项目组在发展到当前阶段,自然而然因为业务需要「想到」的。
其诞生过程,与腾讯胎死腹中的某软体并没有区别,创意出现丶努力执行丶得到公司认可。
难道腾讯技术员高人一等?仅仅因为类似软体前世被他们做出来过,翟达就压制程墨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其实马老板也清楚,阻碍「微讯」是做不到的,哪怕两边闹得很僵也做不到。
移动网际网路的生态,研究院在上游...闹僵了属于伤敌二百,挥刀自宫。
这通电话核心目的,还是「解除误会」,两边以后好继续合作。
也好给下面人一个交代。
没出现的未来,没人会觉得多重要,人只能根据当下来判断。
马老板格局还是有的,最后祝贺了一下研究院发布会成功,他表示那辆「地球守护者」售卖的时候,一定给他留一辆。
翟达礼尚往来,立刻表示一会儿就下载个CF,充值十连开!
第二通比较重要的电话,则是哈工大王校长的。
王春国校长也来了发布会,虽然因为行程原因,当天凌晨就坐最晚一班了去京北,没有太多时间和翟达细聊,但发布会内容王校长印象深刻,
除了节日问候以外,王校长提了一个想法:在东阳设立一个「产学研联合研究站」。
这个研究站不单是地理位置,也是一个行政单位,需要上报审批的那种。
过往,研究院和哈工大联系紧密,开展了产学项目,包括哈城工业园的老研究院地址,也承载了许多合作,但设立有法律意义的「单位」,还是第一次。
毕竟项目是有针对性的,「单位」是长期的,有任务丶有编制的。
这次研究院一连放出多个大招,业务板块极大的丰富,也意味着产学研的合作有了更多落脚点,王校长提出这个想法并不奇怪。
这两年,哈工大「复兴」的速度很快,除了能招收到状元外,研究院的崛起也提供了不少支持,当然以上这些都是「外因」。
其「内因」,还是自己坚实的「工科底蕴」,且始终与国家科研需要站在一起。
这几年,在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社会对「理工科」的需要渐渐压过了「文商科」。
这并不魔幻,要知道十年前,对于「什麽专业好」的论述,大多都围绕着「法律」丶「新闻」丶「金融」丶「管理」这几个字眼。
各个老牌高校,也喜欢通过这些专业彰显自身教学水平,如复大王牌专业是「新闻」丶武大王牌专业是「法律」等。
什麽?你说你王牌专业是「焊接」?
对不起,门口还有两纸壳子你带走吧,不要和我们坐一桌。
理工科人多?人多有什麽用?我们人少正说明我们清贵!
但这几年,顺应社会与生产力发展,理工科重新获得了更多社会认可,也使得哈工大这所老牌工业大学,越来越被大家重新认可。
这次产学研联合研究站,因为是正经单位,需要东阳县丶研究院丶哈工大共同促成,王校长这是先行问问翟达的意见。
翟达自然不会拒绝,并且提议可以盖栋楼来承载,孙马...机械未来城现在哪哪都在开发,反倒是可填充的项目少了。
至于东阳县政府...说句不客气的话。
就是眉毛以下截肢了,它也会疯狂挑眉示意赞成。
多年以后,这个产学研研究站,成为了一个标志性事件...因为它往上升级,就会变成「研究生院」。
再升一级.::则可能变成分校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