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3章 无双上将(1 / 2)

加入书签

第473章 无双上将

整个发言,翟达没有提及自身企业的困境,也没有抱怨过监管,更没有索要过支持。

在十份发言中,显得尤为特别,

以至于自他之后,两位企业代表的习惯性「报忧」,都有种陈词滥调的感觉。

而整场会议结束后,也并没有话本小说里那种「被单独叫到何处,见了谁谁谁的展开」。

只是普普通通的散会。

但翟达知道,自己的发言,有人听进去了。

甚至,可能有人想到了一块儿去。

至少卢部和万部,都投来了非常认可的眼神孙婷承从后方一路跑过来:「会长!霸气了!耳目一新啊,前面我都快听困了!可惜不让带手机拍照。」

程墨也感觉激动难耐,人一辈子要是能在这种场合装一次逼。

也是值了。

翟达笑了笑道:「官方应该会有摄影师留照,不知道会不会有我的。」

正要再说什麽,一个礼仪人员走了过来:「翟总,这边参会人员还有一个合照流程,请这边移步。」

翟达看了看身边两人:「可以带他们一起麽?」

礼仪笑道:「当然,这是非正式留念,您的工作人员都能参加。」

翟达点点头,不过复又想起了什麽。

「那能带孩子麽?」

当翟达牵着唐小葵,在「东大堂」前和全国民营企业顶尖企业,以及组织一众大佬合照时,尚不知道.

两个月后,经过最后一轮意见徵集和研讨,「十二五规划」正式公布,已经与前世有了许多不同。

在汽车行业规划中,增加了「大力发展汽车新能源化丶电子化,建立出口产能和出口机制。」

在清洁能源部分,因为碳化矽技术的应用,预期性增长要求大幅增加,风电预期五年增加400%,太阳能预期五年增加2500%(基数尚小)。

在半导体领域,第一次在矽基先进半导体以外,引入了「未来半导体」这一概念。

在总计数十万字,涵盖各个领域的庞大规划中,这些改动并不显眼。

有些,是来自于去年老师的《关于「十二五」产业规划二三事》。

有些,是来自于机械核心研究院技术突破的连锁反应。

而有些,是翟达那篇发言,得到了认可和重视。

但不管怎麽说。

少年翟达,没白来。

连市的机场,于晓丽专门开着车来接,也不知道是想儿子了,还是想女儿了。

唐小葵小跑着扑入于晓丽怀抱,于女士笑着道:「BJ好玩麽?你哥带你去哪了?」

唐小葵卡壳了片刻,有些不确定道:「哥带我去了早市。」

「还有呢?」

「早市..和早市...去了好几次。」

于晓丽:

翟达直接揉了揉唐小葵脑袋打断施法:「东大堂没带你去?还拍照了呢!」

而后抱了抱小木头,一行人朝外走去。

至于程墨丶孙婷和工作人员,自有公司的人接,研究院现在家大业大,有专门的公司用车。

返回的路上,翟达看着车窗外一辆辆驶过的汽车,万部说得对,汽车的核心技术已经十几年没有什麽重要突破了,当然不是说毫无变化。

挤牙膏也是挤,你觉得没有,但多少还是能捏出一两滴的。

外形和内饰在缓慢叠代,剩下的诸如倒车影像这样的东西也不错,底盘调教一类的多少也算,

就像食堂的西红柿鸡蛋汤,勺子探底慢慢捞,能出点东西。

不过那是放在十几年跨度里,作为理论上应该「以技术驱动」的行业里,依旧堪称龟速。

以这潭水的浑浊程度,研究院造车想要从已有体系里获得技术支持,是很难的。

好的有钱也不会给你,差的又太拉跨,翻译过来就是要交学费。

至少先捉摸个几年,把传统汽车工业的一些路再走一遍,各个供应商先拜拜码头,才能有生产能力。

但翟达思路却不一样。

我有说过我要造好车麽?我对成绩都没有要求,凭什麽要我交学费?

他和万部的计划里,不打算死磕国内,甚至不打算死磕产品。

降低标准,降低要求,先在海外试水。

高举意识形态大旗,为海外送去他们最需要的环保,

甚至,可以不挣钱。

只要能在海外卖出10辆车,就能在国内引起新闻关注,流量自来。

只要能卖出100辆车,就会营造出一种产品出海的「国际感」。

若是能卖1000辆,那是中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开始,国内会出现拥泵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