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2章 这...对麽?(1 / 2)

加入书签

第462章 这...对麽?

翟达最后还是将陆思文拉进了「乌托邦」群,这也是几年来,这个群第一次有新成员。

不过小鹿一来也是毛纺的同学,二来之后几年大家的成长中,或多或少也经常出现,众人心理上还是比较认同的。

陆思文刚刚露头发了个「大家好」,就被一阵消息狂轰滥炸。

林舒遥:「大作家,欢迎。」

陆思文:「不不不,翟达才是大作家..我哪里称得上。」

李海莉:「别谦虚了,你的大和他的大不是一种大。」

项佑:「取材随时找我,我知道一些小秘密,当时楚翔闹肚子还坚持工作,

最后办公室一股怪味的事儿,我至今还没告诉过别人。」

楚翔:「大家稍等一下,我去隔壁办公室和他二番战。」

翟达看了一会儿,偶尔回复平息事端(拱火),也就将手机甩到一边了。

起身后多少还是觉得很在意,于是朝小木头的房间走去。

熟悉的背影伏案在桌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立在一旁,屏幕上是不断刷新的群消息,而小木头本人似乎已经重新沉浸在数学的世界中了。

「忙什麽呢?」

卢薇轻声道:「在研究『图灵』发来的参数编译软体。」

翟达轻轻揉捏卢薇的肩头,小木头享受般的眯起眼睛。

「不着急,这个项目不可能由你独自完成,等环形总部就绪了,鸿图项目组就会来人,你有充足的人力调配。」

卢薇反手握住了翟达的手:「感觉你有些不安?」

翟达嗓子乾巴了一下:「啊?有麽?我怎麽没感觉?」

小木头将翟达的手抵在自己的脸颊,微微摩:「那就好...」

短暂的周末弹指而过,翟达感觉还没尝清楚什麽味儿就结束了。

不过现在的工作日也不会强度拉满,上午去「机核半导体」指导一下,下午相对自由,会去环形总部看一看内装进度,有时也去培训学校看看新招募的员工。

以及,过问一下新项目的进展。

原「精密仪表厂」,现研究院培训学校外。

王雪水果摊不远处,一个嗡飞行的设备,在天上移动着。

几日未见,齐林就已经拿出了一台原型机。

大概飞了几分钟,无人机就缓缓降落,不过飞控程序棋差一着,好似一阵横风吹过,无人机开始歪曲打转。

翟达精准的伸出手,齐林还没反应过来,就用三根手指捏住了无人机,飞速旋转的螺旋桨不伤一根毫毛。

齐林有些尴尬:「还有些不太成熟..:」

翟达摆摆手没有在意,其实刚才的横风,是翟达自已制造的,念动力操纵空气这一块儿,是最无痕无迹的,当面施展也没事儿。

看向面前的无人机,四根旋翼整齐排列,中央是一个白色的集成外壳,看上去完成度很高,有了几分后世无人机的雏形。

不过对机械结构再熟悉不过的他,轻轻一捏,就拆掉了白色外壳,露出了里面略显凌乱的走线,和一块手机电池。

齐林尴尬的笑了笑,翟达道:「不要慌,这麽短时间内能有这种程度,说明你已经积累的很多..:」

随便拨弄了几下,翟达就摸清了结构。

手机锂电池其实并不low,作为消费电子的王者,横向对比当前时代的所有电池,已经是量产品类里面,性能比最高的了。

比它强的要麽就是更贵,要麽就是更重丶更大。

翟达拿着这个小设备翻看了片刻,回忆起后世无人机的发展。

其实无人机这个概念,经历了好几次变迁,三十年前,无人机大多指的是固定翼中型飞机,那种几米大小丶两个翅膀的。

应用场景一般是军用侦查丶大农场喷洒作业,那个年代,这方面比较领先的是时刻准备战争的「犹子」,和永远起大早赶晚集的「本子」。

后来随着消费品繁荣,在多次缩水后,民间出现了一个很封闭的小众爱好:

航模。

近十年来,无人机一般指的是就是航模玩家手中各式各样的玩具,体积也缩水至一米以下,因为再大,普通人就玩不转了。

航模阶段,最初也是固定翼无人机为主,你甚至可以看到还原度很高的「F22」丶「苏-27」等,主要是外国玩家,国内起步晚,能玩得起的人也少,

一架优秀的航模,不比一辆车便宜。

不过什麽东西一旦落到老百姓手里,那发展思路往往就容易跑偏,富人耍「F22」我玩不起,我玩「直升机」可以吧?

我要什麽气动外形,我要什麽强劲推力,我螺旋桨能转就能飞!

而追求弓版这种事,开了头就没有中止的一天,很快「中弓」就出现了。

我要什麽直升机外形?

我电池绑着螺旋桨不就能飞?

一开始这样式的肯定是鄙视链底层,但玩过之后「真香」的不少。

齐林也是「写中写」的坚持拥护者,他家庭条件一般,也只能当个写帮弟子。

而现今,如果说谁对「无人机」这三个字又带来了全新定义。

其实是翟达自己。

在《超时空同居手册》中,翟达简略的描写过一些无人机近未来应用场景,

包括喷洒农药丶送外卖丶航拍等。

在此之前,航模领域归根结底,只是一个「玩具」领域,最多就是比较昂贵的玩具。

而翟达笔下的无人机,则是走向了生产生活。

齐林自然也看过翟达的书,在里面深受启发,原来无人机还可以这麽用!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