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0章 做点什麽和写点什麽(2 / 2)

加入书签

第一次以重生后的真实经历为血肉。

第一次以类悬疑侦探风格为底色。

他对这本书可能没有野心,但却有着诚心。

甚至脑子里,还回忆起陆思文的《东阳往事》,那其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中式悬疑作品。

小木头自然是会寻着翟达而来,也在书桌上布下了自己的数学大阵,坐好后看了一眼沉思的翟达,圆嫩的膝盖一点点试探,最终触碰到了某人才算安心。

这是她最喜欢的环境,从三毛小区开始。

足足沉吟了半个小时,翟达终于提笔汲墨,写下了新书的开头:

「吴数三有个奇怪的名字,算命先生给安排了个生僻字「」,寓意有饭吃且命里缺火,但上户口的时候死活无法录入,争执中的父母惬气之下,就变成了『三」:::」

翟达落笔很快,他已经习惯了手写而非打字,锋利工整的字迹在稿纸上快速落下,思绪与灵感有了着色。

实体文学不同于网文,少有多于30万字的,所以紧凑和隐喻,成为了实体文学浓缩精华的主要方式。

短短一段话,交代了名字丶隐喻了主角的结局,暗示了家庭文化情况,且一笔带过了父母感情的状况。

顺便到了吴越。

他说到做到,就叫吴数三,这名字挺有趣的,很鲜明,

网文才会起华丽的名字,叶凡丶秦羽丶龙日天,实体文学一般偏向于落地,寻找一种.:.土地里长出倔强菌子的感觉。

青春文学除外。

「警校考试前的同学聚会上,他如同不会弯折的咸鱼一般,豪情壮志道『我干了你们随意』,但落榜后,那道看得见却卡在头顶的分数线,也成了挂着咸鱼的绳子,沾染了一个年轻人的腐臭雄心...」

「直到此时,那臭味依旧缭绕在吴数三的身上,让他夜里常常失眠..」

「小伙子,这咸鱼怎麽卖?」

「六块!」

之后的几天里,翟达很少出门,一门心思扑在了写作上。

并且乐在其中。

《断指》的前半段是幽默与紧张交割的,就如同「吴数三」的成长,从有小聪明的混不吝,逐渐成长为书中的「猎人」。

对于书中主角的上限,翟达不会让他达到原型吴越的程度,太离谱了。

所以事实往往比小说更夸张。

而里面每一起拐卖案件,都取材于「洋洋爸爸」所在的寻亲会,来自于真实的一个个破碎的家庭。

书的结尾,翟达会将他们的联系方式公布,这是多次与他们探讨后决定的。

显然这会给每个家庭带来巨大变化,但他们愿意抓住任何一丝微小的机会。

与孩子的回归相比,个人信息被主动曝光可能引来的骚扰,不过是蚊虫叮咬。

而他们每天都在经历附骨之疽。

另外一个问题,在翟达和娄恩沟通过新书动笔问题后,翟达心里有所明悟。

由于起意写这本书,是因为受到现实触动,但中间隔了一个重大事项,那就是「鸿图OS发布会」。

虽然鸿图距离一统天下还有很远的距离,但得益于发布会的巨大成功,翟达在世人眼中已经是一个典型的成功人土,比之前更成功!

大家无从计算翟达的资产,但直观感受上,翟达是「商界顶流」丶「科技新贵」。

这使得一个揭露社会问题的作品,带来的感官也会改变,可能会被恶意解读。

所以,翟达准备将作品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支持全国的类「寻亲会」组织,另外三分之一,用于直接奖励全国范围内,举报拐卖丶弓帮罪行的见义勇为行为。

他不需要去验证或追踪,只需要关注新闻,看看警察取得了哪些成果,再反向联系过去表达愿意奖励举报人即可。

最后三分之一,才是自己安心落袋小金库。

这可能是他和许多「作家」的不同吧。

当他不得不揭露一个问题时,他会同步试图解决问题,哪怕只是一小部分。

翟达除了不愿意做一个只对着臭水沟给特写,而自己食利的文艺人更不想做一个明明吃到了社会红利,却依旧骂天骂地的人。

拐卖和弓帮在当前时代确实存在,但如果要以此为书,「做点什麽」和「写点什麽」同样重要。

可以不做,那就同样别写。

写了,作为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就做点什麽。

「知行合一」他做不到,「表里如一」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

几天的闭关写作中,新书进度飞快,翟达不会有卡文的情况,实在摸不准,就吹吹【智慧的口琴】,或打开【颅内蹦迪灯】。

文笔这一块,他一直是独一档,即便所谓「新生代作家三幻神」里,另外两个也比不了。

除了写作以外,「高重力」模式下的锻炼他也没有停过,几日下来,越来越能够适应1.25倍的状态,已经不会如最初那般狼狐。

不过在8月20号,距离开学只有一周的时候,一个意料之外的客人来到了哈城,

而翟达很清楚对方是为何而来的。

20号上午,一辆黑色轿车来到了「机械核心研究院」。

从外部看上去很有苏式风格的建筑,谁能想到有着这样一个霸气的名字,并且在全国声名大噪,被认为天才集中地的研究所,会这麽.::

古色古香?

高媛媛深吸了一口气,对身后道:「老胡,走吧,翟老师应该已经在上面了。」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