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为所欲为(2 / 2)
翟达脱口而出:「我喜欢腿细的。」
而后笑着等待...
半响后:咔呢?我的咔呢?
陆思文慢半拍似的,双腿猛地朝前一蹬,然后才想起来自己穿的是长裙,又缩了回去,看起来格外喜感。
演播厅中,观众已经渐渐疲惫,不过在前半场他们已经贡献了足够多的镜头,几次哄笑会穿插在整个节目中。
李静已经左腿换右腿好几次了,这也算女主持人的基本功,二郎腿一翘就是数个小时,腿麻不麻只有自己知道。
李静起了个新话题,对着摄像机说道:「许多观众可能不知道,翟老师和陆老师的故乡,除了两位大作家丶两位高考状元之外,还有一个同学已经小有名气..:」
大屏幕上,出现了范俊伟在拳台上猛烈攻击的样子。
「前段时间在亚洲拳王争霸中,取得了第二名好成绩的年轻运动员,居然也是二人的同学。」
演播厅内,适时出现了「欺~!」的音效。
「两位有没有觉得很神奇,同一个县城丶同一个学校丶同一届,怎麽会出现这麽多厉害的人物?「
翟达看向那张照片,范俊伟威武的身躯上,汗水映照着日复一日努力的闪光。
这家伙已经又回豫省俱乐部安心备赛去了,下一站是日本,积累国际比赛经验的路还在继续。
不过听群里楚翔说,已经基本锁定了一个全运会名额。
「是也不是,我们一起互相成长,他们都值得有自己的进步。」
李静捂着嘴道:「你们高中才是最大的赢家,东阳县也是,出了这麽多名人。」
背后的画面出现了东阳小县城的画面。
那是入县道路上的分界线,立着一块仿古牌坊,写着东阳县三个字,背后是低矮的街道建筑,
给人一种落后一个时代的感官。
出现在这时尚的演播厅,感觉带着三分土气和七分破旧,以及九十分的欠发达。
找这张照片并非节目组有意贬低,而是网上所有和东阳县有关的照片里,也就只有这张,能让人看出是哪里,毕竟县内既没有什麽值得一提的名胜,也没有什麽地标建筑。
没有恶意滤镜,没有特意找几十年前的感觉,但在京北人的眼中。
这就是上世纪80年代的感觉,虽然这是一种错觉。
翟达经常回去,却也不曾想过当东阳县出现在媒体前的时候,会是这麽一个落魄的模样。
有些东西亲眼见到,反而不如隔岸相望明晰。
翟达望着那张照片有些出神,直到陆思文拉了拉他的衣袖。
「什麽?」
李静喊了一声咔,重新问了一遍自己的问题:「翟老师,东阳县里的人,一定都很为你骄傲吧?现在这个小县城出名了。」
翟达转过头来,想起了前几日,小木头的话。
「出名...其实也带不来实际意义,东阳依旧是散装省贫困县,大家收入也不会因为我高出哪怕一块钱..::」
李静敏锐察觉到有东西可以挖,引导道:「你对家乡一定很有感情。」
翟达摇了摇头道:「这是大多数人都有的情节,当你在一个地方出生丶谋生丶成长丶成才,总会对那里带着几分念想。」
前世翟达与家乡的背离,最大的原因是于晓丽的去世。
从此游子在外,身后再无那飘忽不定的慈母线,自然天下广大无有不同,何处皆是家,何处不是家。
「现代社会是城市化发展,小地方的孩子终究要离开家乡,说在外取得了多少成就,家乡以自己为豪,自我安慰居多。」
演播厅里,适时的出现了舒缓的音乐。
翟达抬起头道:「所以一地的发展,靠的是自身禀赋和国家扶持,说出了什麽名人....除非他的能量真的大到一定程度,且愿意回去。」
主持人李静道:「似乎你对此,有认真思考过。」
「算不上思考,最多是以小见大,我在哈城上学,东三省的年轻人也在往外跑,再往大看,出国的也数不胜数,家乡情节是刻在我们文化里的,但这也并非生活的全部。」
「对大部分人来说,离开家乡就想办法过好自己的日子,这是最重要的事,当然,不能人走就骂娘。」
李静抛出最后一个问题,其实这个方向有点不符合节目调性,他们的观众未必愿意多听。
有深度的人话题很多,有深度的听众很少。
「那翟老师以后会打算回去发展麽?」
翟达也意识到跑题了,准备敷衍一句:「不太可能。」
但不知为何,想到了老师。
也许等他无论内心还是能力都足够强大时。
强大到可以舍弃环境,造就环境时。
利弊不重要,想法才重要。
怎麽不算一种「为所欲为」呢?
这位大作家才抬起头来,看向摄像机:「我觉得会的,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机会下,带着一些合适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