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沈资本(1 / 2)
第614章 沈资本
《文化叛逆者!》
《威权制度下的导演!》
《虚假的自信》
《华语电影也许可能成功,但成功不太可能。》
电影协议谈判告一段落,花旗国没有拿到自己最想要的条件。
急了。
把沈三通当做谈判失败的罪魁祸首,前两天已经逐渐淡出视野的有关他的专访,被大量谈及。
「好莱坞用百年时间建立了一套让全世界观众共情的叙事体系,而沈三通这位文化叛逆者的电影,仍困在狭隘的本土视角中,试图用政治正确替代艺术表达。」
「沈三通不适应真正的自由,我们好莱坞从不干涉导演的创作灵魂,但某些国家连电影结局都要审查,沈三通反过来指责我们『文化霸权』?这简直是奥威尔式的讽刺。」
「如果东大真的自信,为何不敢全面开放市场?我们的电影能征服全球,而他们的『本土杰作』连北美艺术院线都进不去。」
「沈三通沉迷于『受害者叙事』,他的言论更像政治宣言,而非电影人的专业探讨——毕竟,只有偏执狂才会拒绝好莱坞的合作橄榄枝。」
「我们尊重所有努力,但用东方巫术的特效挑战工业光魔?这就像用手指对抗超级计算机。」
「好莱坞的电影大量启用亚裔主演,而某些人却连虚构故事都要上纲上线——到底是谁在制造文化隔阂?」
好莱坞娱乐相关的纸媒丶电视台频道丶播客等,涌现出大量讨论。
好莱坞各大巨头这一次脚步一致,通过《纽约时报》《Variety》等喉舌,发布专题文章嘲讽沈三通「狭隘」,并挖出其过往言论断章取义。
安妮·海瑟薇为《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预热宣传,在一档播客中「不经意」调侃:「某些人连派对邀请都不敢接受,却想指导好莱坞如何拍电影?」
主流影评人发文:「沈三通的愤怒暴露了东大电影业的焦虑——他们无法用作品赢得世界,只能诉诸意识形态攻击。」
好莱坞行业高层放风:「与三通娱乐合作风险太高,他们显然更热衷政治而非艺术。」
而远在大洋彼岸的舆论场,立刻发生剧烈变化。
一夜之间,沈三通不再是有助于双方合作的功臣,他成为了罪人。
「沈三通在采访中攻击好莱坞的『创作自由』,却对国内的审查制度视而不见!难道只有东大导演可以批评花旗国,而花旗国不能批评东大?这种『战狼丶战龙式社交』放到电影圈,只会让世界觉得我们输不起!」
「人家《阿凡达》的特效是工业光魔做的,我们还在用五毛特效自嗨!沈三通有什麽资格谈文化自信?先追上好莱坞的技术水平再吹牛吧!」
「好莱坞加入东方元素,拍《功夫熊猫》是帮东大文化走向世界,沈三通非要纠结,格局太小!好莱坞改编的各国电影多了,怎麽没见别人跳脚?就东大人玻璃心!」
「沈三通直播竖中指,外媒都在嘲讽『东大电影人素质低下』!这种野蛮行为让国家形象蒙羞,友邦惊诧,国将不国啊!」
「好莱坞批评我们,一定是我们做得不够好!应该多学本子,当年黑泽明也是先被西方认可,才成为大师的。沈三通这种民粹主义只会害了东大电影!」
「我在花旗国留学时,教授都说东大电影是宣传工具!沈三通还敢和好莱坞叫板?赶紧引进更多花旗国大片『教化观众』,才能提高全民审美!」
「哎!」
操作丶协调的史密斯专员不由叹了一口气,对助理道:「这样是不行的,帝国事业怎麽办?」
他已经开始走离职手续,进入旋转门,去一家企业担任董事。
多年的服务获得了回报,但是史密斯专员却有些担心,
也许是控制太好了,帝国那边无论说什麽,这边都会复读,显得有些弱智。
在东大舆论语境形成了一种典型特徵。
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批评东大现状,却缺乏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喜欢用西方的标准来评判东大的一切。
理想化西方制度,片面批评东方政策,在文化议题上自我贬低。
过度在意国际舆论的,认为外国人的看法比本国实际更重要。
然后有一种自认为高明的语气,但实际逻辑漏洞百出,双标丶以偏概全丶诉诸权威.
能力低下。
自诩理性,实则滑稽。
史密斯专员心中生出「人之将走,其意也善」之感,即将离职,是真的想为帝国最后做一件事。
对付沈三通的关键,不在外,不在花旗国,不在好莱坞,而在于内,在东大。
史密斯专员不看好这次攻势。
跳出以自我为中心,这些年,沈三通遭遇过多次舆论风暴,无论是帝国内部的喉舌,还是外部的,都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可是却忽略一点,当沈三通不在乎这些评价的时候,能怎麽办?
不解决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沈三通的。
不只是无法解决,很有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本来可能真有人对沈三通「本土化」有意见,但是内外掀起猛烈批判,反而让沈三通获得了加分。
类似于这次,大众视角所见到的正好和蚣蜘水军相反。
忽略好莱坞对剧本的政治审核,却单方面要求东大无条件开放市场,完美演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用《阿凡达》代表整个好莱坞,用国产烂片代表东大电影,选择性失明忽略《盗梦空间》《狼牙》的进步,膝盖焊死在地板上。
假装不知道海外网友也曾抗议好莱坞瞎几把编,却要求东大人无条件接受文化挪用,堪称「国际驰名双标」。
好莱坞明星吸毒丶性侵丶种族歧视沉默如鸡,东大人竖个中指就是「文明崩塌」,仿佛东大形象全靠蚣蜘键盘守护。
黑泽明靠本土叙事征服西方,蚣蜘却要东大导演跪着拿奖,一边喊着「艺术无国界」,一边把西方认可当唯一标准。
把个别外国教授的偏见当真理,默认东大人审美低下,需要好莱坞「开化」,浑身散发「皈依者狂热」。
充斥「抛开事实不谈」的诡辩丶以偏概全的类比,以及「外国月亮更圆」的自我矮化,表面引经据典显得「博学」,实则逻辑漏洞百出。
外人看来,宛如一群穿着西装背诵《圣经》的复读机,声调高昂,内容空洞,偏偏自觉站在「文明高地」。
助理见自己上司痛心疾首,心中很是荒谬。
不是?您原来都知道啊,为什麽之前不去改变,合着之前都是装糊涂?
史密斯专员抬头遥望五大湖,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我会为帝国站好最后一班岗,走之前给沈三通来个大的。」
助理立刻道:「专员英明!」
洛杉矶。
沈三通看着电视,津津有味。
花旗国的节目,他愿意称之为《赢学十八掌》。
这次谈判,美方不仅没有得偿所愿,而且还无话可说。
中方给出了要求,只要匹配,马上签文件,是美方不配备。
一直以来好莱坞各种场合说东大贸易保护主义,这一次完全是反过来了。
不过电影方面的小小挫折,不影响赢。
媒体开始鼓吹米歇尔丈夫是多麽的伟大,如何为花旗国拿到一个好条件,大通勇的恩情是还不完的。
白房子的部门负责人上节目,都是先感恩一番,吹嘘一番米歇尔丈夫的英明神武。
如果翻译成中文,能听的人头皮发麻,简直是哭别人的坟,太孝了。
在东大,这种赤裸裸的吹捧,立刻会被视为佞臣,花旗国却是常规操作,演讲没有不吹的,换成英语就没有母语羞耻。
电影领域,虽然失去了二三十年一直占据的道德制高点,但也赢了。
万水千山总是赢。
沈三通算是知道后世为什麽水军有「赢赢赢」的话术。
谣言离不开背景环境,活跃在东大舆论上的网军,花旗国是主力,准确的说驴党是主力,对岸是先锋,棒子本子是侧翼。
花旗国「赢赢赢」,把「我们真是太伟大了」挂在嘴边,作为先锋的对岸也是不遑多让,建造了「赢赢回音壁」,都是赢。
陈澈希见他还有心思看电视,也是服了。
最近她三观崩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国内你快成『罪人』了,好莱坞也各种抹黑,你心真大。」
沈三通眼睛都不眨:「我这福气不小。」
东西方齐上阵,两个大国的舆论场伺候他一个。
怪爽的。
而且沈三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忽然一切都串起来了。
之前就有感觉,现在彻底验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