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02章 小心方保万年安(2 / 2)

加入书签

“这院落之後就是大片民宅要有任何情况,可直接跳窗隐於民宅之中,短时间内不会被人发现。”

那人点点头。

“不要叫我参军,这次我是受晋王指派劝说邓扬而来,身份是做皮毛生意的商人,叫我贾掌柜即可!”

“是,小的明白!”

那人问道。

“这邓扬不是在邺城随魏国文武一起投降了汉军吗,听说许多魏臣都被诸葛亮提拔到各处任职,还有很多受到重用,这邓扬怎麽就如此没出息,被调到这并州介休一座小县来任县丞,连个县令都未当上。”

“当年他在魏国受曹爽提拔也是混到过尚书郎,这怎麽投降汉军之後却连降三级,成了一个小县县丞!”

那暗探说道。

“回贾掌柜,这人之前也曾与曹氏丶王氏丶荀氏丶杨氏等官员一同去了长安,之前也曾任武都郡郡丞,武都连接沓中丶松蕃丶和汉中等地,羌氐通商甚多,是个富郡也算是一个不错去处。”

“可这人贪财好色,竟然於胡兵压境之时行贪墨军粮之事,被朝廷巡查发现怪罪,本应免官下狱。”

“可前武都太守杨阜看其都是从邺城投降而来的前魏之臣,这才网开一面将其连降三级派到这介休小城来做县丞。”

“要不是当时杨太守多方求情,这人现在连个县丞也做不到,差点就被董允他们下狱了。”

那年轻人问道。

“如此对待前魏投降之臣,这诸葛亮就不怕这些魏臣联合起来对付他们。”

那暗探说道。

“本来对前朝之降臣要小心处置,以防激起那些前臣的不安。”

“可这诸葛亮下达政令却是以严任官。”

“在他政令之下不管是前魏投降之臣还是现任汉臣,全部施行任官一戒令法,这样大家看诸葛亮不是针对打压降臣,也就没人出头闹事。”

“何为一戒令法?”

那暗探说道。

“一戒令法就是所有汉地的所有官员,选拔任用统一以同一种审核之法。”

“不管是降臣还是以前的汉臣,或是从下面提拔起来的小吏丶士兵,都以统一准量任用,无人能有特殊任命。”

“这是近些年诸葛亮开始施行的政令,如此一视同仁,那些降臣又不傻,有同等机会升职丶任职,只看於地方的治理能力而不看其他。”

“这些降臣於汉廷朝中没有过硬的关系,如此谁还闹事,还不都是好好做事以求将来能在汉廷之中出仕为官丶再升高位!”

那年轻人咦的一声吸了口凉气。

“这诸葛亮真能统一一戒令法,说的容易执行起来难如登天,那些汉朝勋臣能同意?”

“当年文帝曹丕只是想将用人权力从皇亲勋贵之中分出一些给地方,就遭到曹真丶曹休他们多方掣肘。”

“统一戒令法谈何容易,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还真不是!”

“诸葛亮施行任官一戒令法以後,地方这些官员可是好了许多,与当年我们魏地那种情况完全不同。”

“我以酒肆掌柜之名在这并州各地开设酒家,那些下面的官吏却少有来找麻烦,定时还有巡官一类的来巡视地方。”

“那些人可不是前朝那些巡官可比,在官衙之中吃喝一顿走时再拿些孝敬了事。”

“这些长安派出的巡官,他们不入各地官衙,而是便衣巡视地方,甚至当地官府都不知道他们来过。”

“从各地百姓口中巡得当地官员的官风,以此做为准则多方探查,如一方百姓全说这个官员是个昏官,那上面就会有人注意此人,还会暗中派人暗探国,如属实那这人的官运也就到头。”

说着那暗探一指门外说道。

“前不久还有一些便装来此,那几人看似是经商,实为官家之人,我一眼就能看出,如此上下监督这汉廷官场之风可比之前那些前魏官员要好上太多。”

那人越来越来劲,竟一时忘记他是梁国暗探。

那年轻人看向这暗探说道。

“你是不是想就在此开你的酒肆做他汉朝的顺民,你别忘了你是我大梁的密派,晋王对於密探所定刑法你不是不明白!”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