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6章 令西南三道巡天使领军!(4k求(1 / 2)

加入书签

「蜀地,又是蜀地!」

「那里到底又发生了何事,陛下迟迟不上朝!」

「我记得陛下新任命的镇魔使,听说早些天已经赴蜀上任了吧。」

「就是啊,不知又出了什麽么蛾子,哼,那地方跟那位巡天使一样,不让人清净。」

「」

龙庭,金銮殿内,时辰已经过了,满朝文武站在殿内,迟迟没有等到陛下上朝,正在议论纷纷。

上朝路上,一声快马,说是蜀地急报,引得百官为之议论。言官们谈着谈着,想到了最近在朝堂上闹得鸡飞狗跳的那位陈巡天使,自是不痛快,言语中不忘刺了几句。

眼看辰时都要过了,日头高升,有人催着让主持朝会礼仪的鸿胪寺官员去问问。

就在这个时候,殿外一声高呼,

「陛下驾到!」

嘈杂的金銮殿这才安静,百官跪地行礼,高呼万岁。

等一众官员行完礼,跪伏的身子抬起时,龙椅之上,当朝武帝已现于其上。

「平身!」

武帝平静威严的声音响起。

百官起身谢礼,抬首间扫过圣颜。

站在这朝堂之上的大都是能察言观色之辈,众人观之,能捕捉到武帝眼角有一丝阴沉之意,心中一凛,愈发好奇。

就在鸿胪寺官员准备依照条例,准备呼唱各部主政上奏时,

武帝抬了抬手,抬了抬眼皮,「今日先不问政事,诸位卿家先看看一道摺子!」

说着,武帝侧头,看了看服侍在龙椅边上的大太监冯保。

「冯保」

「奴才遵旨!」这位皇帝身边的大伴立即躬身,随后侧到一边,从身后端着一个金玉托盏的小太监的手上接过铺着黄布的托盏,走下高台。

其率先来到百官之中,站在前列最中间的宰相皇甫流云前,将托盏往前一递。

托盏黄布之上,赫然躺着一本摺子!

宰相皇甫流云神色自若,从中拿起摺子,展开,一双眼睛快速扫过摺子的内容。

只是很快,他眼神顿了一下,原本平静的眸子骤然亮起精光,身子一震,帽檐的鬓发都被一股不知从哪里来的风撩起。

很快,他眸中的精光很快敛去,默然将摺子收起,重新放入托盏中。

大太监冯保继续传给左边的太尉!

而这个间隙,文武百官纷纷侧目,看着背影苍劲如松的皇甫宰相,他们能明显感觉到方才这位相国看了摺子后,情绪有不小的变化。

百官视线随着摺子传遍三公九卿,二品大员,无一例外,这里面每个人在看到摺子后,不管养气功夫多足,都有大大小小的波动,有的甚至毫不掩饰地露出震惊之色。

摺子里到底写了什麽?

这一时让不够品级的官员,快好奇疯了,抓耳挠腮。

等奏摺传阅完毕后,朝堂声音嘈杂,那些看完的三公九卿,有的蠢蠢欲动,有的面露惊疑,相互对视。

这时,武帝悠悠开口,目光深如幽潭,里面宛若蟠踞着一条巨龙,

「这件事,诸卿怎麽看?」

一向不在朝堂上「冲锋陷阵」的宰相皇甫流云第一个站出来,抬手行礼,眸子下拉,「回陛下,白玉京天人之说,虽虚无缥缈,但对天下武道之士有巨大吸引力,司礼监曹公公奏摺上说此事消息既已传开,恐生动荡,朝廷当速速作出决策!」

「而且现在,陛下派过去的镇魔使,怀疑已经身死。」

「当派朝廷强者前去,趁还未动乱前,强势弹压,随后再作打算。」

说到这,这位大乾宰相声音压低,显得浑厚有力,

「此中涉及江湖之事,侠以武犯禁,此事定会吸引一些活了几百年的隐世大能,这些人不守规矩,怕惹出麻烦,需要素有威望之人前去威慑。」

「老臣愿前往调查此事,为君分忧!」

这位大乾宰相,陈害述利之后,主动请命。

「臣附议!」这是一声拖长的声音在宰相旁边响起。

御史大夫孟子义白须抖动,声音苍劲,

「皇甫大人此话说的在理,此事可大可小,只是需朝廷快速决议,不过,朝廷不可一日无相,况且江湖之事,老臣觉得正合适,我孟家经义,桃李天下,还算有点声望。」

说着,这位主张儒家治国的御史大夫,朝龙椅上的武帝扶了扶手,宽大的袖袍垂落如瀑,

「陛下,不妨让老臣领了此事!」

这位御史大夫,满头白发,说话却是铿锵有力。

这话里话外,在争夺这门差事,暗藏机锋。

孟家与皇甫家,一个四世三公,一门三君子,一个家里有一尊活了不知多少年,甚至独身闯过西方净土的菩提武圣!

虽说平时在朝堂上走的近些,但朝堂之上,哪有什麽真正的盟友,涉及到利益,都靠自己的手段去争。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看着两位大佬竟直接下场,面色惊疑。

特别是,两位口中所说的内容,令朝堂上下一片嘈杂,

白玉京,天人,新任镇魔使疑死身死,江湖隐士

这一切都是那封奏摺引起的。

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那封蜀地急报,一时忍不住惊疑。

蜀地到底发生了何事?

似乎牵涉甚大!

而朝廷上不乏有识之士,特别是武将当中,听到白玉京这三个字,浑身一震,目绽精光。

只是还不待他们多说,立马又有九卿开口,表达的意思差不多。

神都军卫尉兼指挥使丶大理寺卿丶皇室宗正

三公九卿,二品大员相继发声,商谈怎麽处置,对奏摺中的事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浓厚兴趣,就像是一大块蛋糕摆在众人面前,这些大臣商量着怎麽分。

其中,为得利益者,讨论着讨论着,言辞激烈起来,在朝堂上慢慢演变成争吵,各自打着自己的小九九。

至于,里面提到疑似身死的蜀地新任镇魔使,只是在话语中作为一个铺垫,根本没人关心其死活。

而就在这种朝堂上的你一言,我一语中,满朝官员渐渐拼凑出奏摺上的内容,震动不已。

简而言之,就是蜀地出现了一座秘地,疑似与传说中的缥缈之地,天人居所有关,引得蜀地沸腾,厮杀四起,而那里疑似有天人墓葬,引发许多江湖大神通者涌入。

至于陛下前不久亲自任命,新上任去的勾越,就在那座山里疑似身死!

就这麽简单。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